????資料圖:2012年,內蒙古東達生態移民新村生態養殖創收。陸欣攝??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22日表示,通過生態移民的辦法,讓生態非常脆弱地方的人民先有一個好的生存發展條件,然后才能使他們的文化、生活習慣等更好地傳承。生態移民并不一定必然導致文化傳統、生活習慣的丟失,不能把這兩個簡單地對立起來;如果做好了,反倒促進其延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前段時間有國外記者報道中國荒漠化治理當中的生態移民問題,使少數民族放棄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是如何?林業局是否有相關的措施?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表示,凡是牽扯到生態移民的地方一定是生態非常脆弱,不具備起碼的人類生存發展的條件,或者經過努力、經過治理仍然不太具備人類生存發展的條件的地方才開展生態移民。連基本生存條件都沒有了,文化傳統、生活習慣靠什么來存在?過去有一句話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通過生態移民的辦法,讓這些地方的人民首先有一個好的生存發展條件,然后才能使他們的文化、生活習慣等得以于更好的傳承。
他進一步指出,生態移民并不一定必然導致這些文化傳統、生活習慣的丟失,不能把這兩個簡單地對立起來。如果做好了,生態移民反倒是促進了文化傳統、生活習慣的延續。
對于這一問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王玉明表示,生態移民首先是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不適宜人生存的地方進行搬遷,搬遷以后生活有改善,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另外搬遷都是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
他介紹了內蒙古實踐的經驗:一是搬遷與生態治理的項目相結合。這么多年來,內蒙古按照國家的要求,對生態惡劣地區實行搬遷,已經累計搬遷了20多萬人,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內蒙古還要搬20多萬,這些搬遷都有相應的資金保障。二是搬遷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搬遷一般都是從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搬遷到有產業的地方,搬遷以后有了產業,有了收入,生活就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三是搬遷跟我們社保制度進一步的健全相結合。比如現在搬遷有一部分人就進城或者投親靠友,有一些比如說年齡大的,他能夠拿到社保,子女在城里就跟著進城,這樣生活更好了。還有一部分是搬遷與城鄉一體化進程相結合。內蒙古作出統一規劃,逐步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有一些人隨著城鎮的發展、就業的增加進入城鎮??偟目?,沙區荒漠化地區的搬遷對搬遷的老百姓是有利的,大家是愿意的。
他稱,至于民族文化和傳統的保留,現在看不會因為地域的變化和他的生活方式改變,也不會因為他搬遷把他們的文化丟失了。在這方面,政府加以重視支持就可以了。
?
?
相關鏈接:
崔鵬獲任監察部副部長 李春良為國家林業局副局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