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2017年1月8日下午,久霾不散的河南許昌縣陳曹鄉雙樓張村終于等來了新年的第一個晴天,村民張大爺決定到村子旁邊的新社區里散會兒步。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河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爛尾" 專家:涉違規占地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1-24 11:01

      2017年1月8日下午,久霾不散的河南許昌縣陳曹鄉雙樓張村終于等來了新年的第一個晴天,村民張大爺決定到村子旁邊的新社區里散會兒步。

      新社區和老村子僅隔了一小片麥子地,看上去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老村里房子破舊、大小不一,車過之處塵土飛揚,村民們來來往往。新社區里31棟新建的4層樓房整齊地排列,綠化草坪、路燈、監控探頭一應俱全,然而,沒有一戶村民入住。

      每次走在新社區空曠而嶄新的水泥馬路上,張大爺心里都忍不住嘆息,這么大的社區荒了3年,可惜了村子里180畝種糧食的耕地。

      2012年開始,陳曹鄉一共占用近1000畝耕地,建設了4個新型農村社區,統一規劃建設居民住房和公共服務設施,號稱要讓農村人過上城里人的生活。

      2012年末,河南省官方宣傳稱,全省建成及在建的新型農村社區共3250個。因規模普遍巨大,民間俗稱為“萬人村”。

      去年年末,新華社又公布了一串數字:至今河南省有1366個新型農村社區停建,直接損失600多億元。

      在陳曹鄉,雙樓張村是唯一完工的社區,其余三個均因資金問題不同程度爛尾。

      2016年12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了《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特別提到:“針對解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遺留問題不力的問題,出臺關于新型農村社區遺留問題的整改實施方案……各地積極采取抓完善入住、抓轉型建設、抓調整瘦身、抓退出轉化等方式,分類解決社區遺留問題。”

      1月5日,河南許昌縣陳曹鄉孫村社區,小區道路和綠化還未完成,無人入住。新京報記者 逯仲勝 攝

      荒蕪的社區

      4年前,河南許昌縣陳曹鄉政府干部在大會上告訴村民,雙樓張村的新型農村社區計劃整合周邊的6個行政村,安置2930戶11479口人。

      村民將住進新樓房,統一用上暖氣、天然氣,喝上自來水,社區里建有垃圾站、小學、幼兒園、衛生所等城市社區標配。

      那時,最吸引村民張喜全的一條是,每位村民都能免費分到30平米的房子,“如果家里有6口人,就能分到180平米的房子,這樣就夠住了。”

      然而,等到2013年4月社區1期工程基本建成時,政府的說法變了。

      新房需要村民掏錢買,每平方米1000元。村民原有房屋按每平方米420元的價格補償,即2平方米的舊房還換不來1平方米的新房。張喜全算下來,加上裝修,還得掏近10萬元,不劃算。

      他自己的房是兩層水泥房,還有獨門小院。他的想法代表了多數村民:自家房住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掏錢買政府蓋的樓?

      距離雙樓張村東邊6公里,崗黃村村頭的崗黃社區只建了20多座3層的鋼筋水泥架,因投資商資金鏈斷裂,從2013年起就荒在了地里,周圍雜草叢生。

      這個爛尾社區占用崗黃村180畝耕地。有的村民不忍土地白白被爛尾社區浪費,在樓房的周邊、間隙開墾土地種回小麥。

      新京報記者還探訪了開封市尉氏縣。張氏鎮的郭家社區,原規劃面積622畝,可安置3600余人。如今,兩層的聯排別墅里入住率不足半成,社區東邊4棟商鋪空空如也。

      門樓任鄉的門樓任社區,4層樓房沒有一戶入住。

      “第二次革命”

      2012年,陳曹鄉大開馬力,興建4個社區,并計劃以7個新型農村社區的方式,把全鄉7.6萬人口盡攬其中。

      在村民張喜全的印象里,許昌市非常重視雙樓張村的項目,時任許昌市委書記親自來了社區幾次,視察、督促現場施工,“大概是政府很看重吧。”

      2011年11月26日,河南省召開第九次黨代會。黨代會報告花大篇幅闡述了新型農村社區的地位,“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必須增加新型農村社區這一戰略基點”,并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

      這也成為河南全省各地推進新型農村社區的政策來源。

      報告出臺之前,河南省新鄉、平頂山、安陽、鶴壁、許昌等多地已經開展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時任河南省委主要領導到多地視察,并予以高度肯定,認為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農村發展的“第二次革命”。

      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理解河南大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的緣由。

      他說,河南是全國的農業大省、農民大省、人口大省。從國家戰略的角度,河南要承擔保障糧食安全的任務,過去多年來國家在分配建設用地指標時,對河南省比較苛刻。

      河南也是一個發展水平相對滯后的省份。2011年,河南城鎮化率為40.57%,與全國平均城鎮化率51.27%存在一定距離。

      耿明齋認為,如何能增加建設用地,是河南工業化和城鎮化道路上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新型農村社區將村莊合并后,騰出大量建設用地,是解決建設用地短缺的有效方式,“方向上有它內在的合理性。”

      然而,在他看來,新型農村社區要成功,需滿足兩個前提:第一,農業就業非農化基本完成,大部分農民收入不依靠種地。第二,土地的升值達到一定的幅度,舊村拆遷騰出的建設用地進行商業運作后可以補償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成本,否則可能面臨無錢可建、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因此,更合理的推行方式是先建工廠、再建社區。

      河南省多位官員、專家也曾公開反對。

      河南省一位已退休的廳級官員張華(化名)意識到了省委領導對新型農村社區的興趣,曾先后三次在河南省領導面前提出反對意見,“你在的時候大家都說好,你走了之后肯定有后遺癥。”

      九代會之前,他也曾在專家座談會上面對5位省部級官員表達同樣的觀點。

      張華的反對沒有得到回復。

      “打雞血”建社區

      河南省九代會之后,興建新型農村社區的浪潮迅速席卷全省。

      2012年2月24日,河南省住建廳與省財政廳聯合下發文件,要求2012年河南省全面啟動縣(市、區)域新型農村社區布點規劃,并完成全省50%以上的規劃。到201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規劃。

      2012年末,河南省明確提出要求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為迎合河南省的要求,各市先后報出目標:許昌市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啟動300個社區;平頂山規劃,到2020年全市2620個村將合并成539個社區;開封提出全市2381個村規劃為800個社區……

      據《河南日報》報道,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已規劃新型農村社區近萬個,建成及在建的新型農村社區共3250個。

      劉巖(化名)還記得,2012年初,大報、小報、電視都在正面宣傳新型農村社區,“這么大力宣傳新型農村社區,這一定是個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在外地工作的劉巖心動了,2012年4月,他回到尉氏縣考察。

      他正好趕上了在尉氏縣政府會議大廳召開的動員大會。會議持續了近3個小時,由時任縣委書記范付中主持,縣里的四大班子、相關部門、公檢法、各鄉鎮黨委政府、村級一把手參加,號召各部門積極投身到新型農村社區中來。

      隔了近5年,劉巖還能記得范付中強調:新型農村社區是開封市的經濟抓手,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各鄉黨委書記上臺簽訂目標責任書,承諾保證完成任務。

      尉氏縣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啟動建設近200個新型農村社區。在會上,范付中下達任務,要求2012年每個鄉鎮至少啟動一個社區,并連片建設住房100套以上。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尉氏縣政府文件顯示,2012年底未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鄉鎮,實行一票否決,取消一切獎項,其黨鎮委書記一律免職,鄉鎮長一律降職,分管副職不予提拔。

      若能按要求完成建設任務,且規模在1000戶以上,鄉鎮黨委書記經考察符合黨政領導干部任用工作條例的,可推薦為副縣級干部,鄉鎮長予以重用;對于表現優秀的新型農村社區支部書記,經考察合格的,可享受副科級工資待遇。

      尉氏縣的這個獎懲制度來源于開封市的文件。

      新京報記者獲得了《中共開封市委 開封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討論稿),《意見》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2012年底,開封市各縣區所建成的新型農村社區中,必須有一個規模達到1000戶以上。

      根據《意見》,2011年啟動的35個新型農村社區,2012年底每完成一個,從市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專項資金中,獎補縣區100萬元,每少完成一個將從整合的該縣區財政資金中扣除100萬元。

      “大家像打了雞血一樣,會議特別隆重,”劉巖被會議氣氛感動了,當即決定投資。

    相關鏈接:
    第一屆全省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召開 海口8戶家庭獲評全省文明家庭
    “樹清廉家風·創最美家庭”網絡宣傳專題節目在京舉辦
    教育部: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評定不能當眾訴苦、比困
    育兒成本占到我國家庭平均收入近50% 七成不愿再生
    [來源:新京報] [作者:陳俊松]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