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武漢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2017年1月22日隆重開幕。這是武漢發展進入新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全市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代表武漢市第十二屆委員會作報告。大會主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力改革創新,奮力拼搏趕超,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開啟復興大武漢新征程。
必須清醒看到,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綜合經濟實力與國內標兵城市差距拉大,經濟活力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產業創新能力還不強;城市綜合承載力較弱,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大,人文特色彰顯不夠,智慧城市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城市品質亟需提升;農民增收動力不足,城鄉二元結構仍然突出;開放水平還不高,國際化程度亟待提升;民生社會事業還不能適應群眾的新期待,社會治理創新任務依然艱巨;黨建工作創新還不夠,“兩個責任”落實還欠到位,少數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還未到位,少數黨員干部擔當拼搏精神不足,隱形變異“四風”問題還時有出現,全面從嚴治黨任重道遠。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歷屆市委和各級黨組織、全市黨員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的結果,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駐漢部隊、武警官兵和所有關心武漢發展的國內外人士大力支持推動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中共武漢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向所有為武漢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湖北武漢時多次對復興大武漢給予肯定,要求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上取得新突破,著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不斷取得新成果,著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成效。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增強使命意識,體現武漢擔當,加快推進復興大武漢。武漢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標兵在增多、追兵在逼近,正處于“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發展關口。全市上下務必警醒起來,以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勇于應對新的挑戰,全力以赴推進趕超發展!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國家重大戰略聚焦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重大改革發展試點落戶武漢,武漢正處于最好的發展機遇期。
今日武漢,產業基礎、科教人才、區位交通、發展空間、生態稟賦等優勢更加凸顯,發展潛力很大。
到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民生活品質明顯提升,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到2021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萬億元左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為復興大武漢打下堅實基礎。
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打造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國家中心城市框架體系基本形成。創新要素高度集聚,產業能級邁上中高端,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城市功能品質加速提升,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智慧城市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在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崛起中的核心帶動作用更加凸顯,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明顯上升。
建設國際化大武漢。國際通達能力大幅提升,成為聯通世界、聯接“一帶一路”、聯貫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樞紐城市。打造國際交往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營商環境、生活環境與國際先進城市接軌,國際性組織和活動較為集聚,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國際化大都市的獨特魅力充分展現。
建設生態化大武漢。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生態統籌發展,濱江濱湖生態特色彰顯,江河湖泊水質全面改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大幅增加,使武漢成為“美麗中國”典范城市、國際知名宜居城市。
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是復興大武漢的戰略選擇,是中國夢在武漢的生動實踐。
?
?
?
?
相關鏈接:
武漢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開啟復興新征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