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24日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結合近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情況,對22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2455億元人民幣,其中6個月1385億元、1年期1070億元。
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政策工具,操作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6個月、1年期中標利率分別為2.95%、3.1%,較上期上升10個基點。這是中國央行自2014年9月首次開展MLF操作以來,第一次上調利率。
這一消息隨即引發中國10年國債期貨大跌0.8%,現券收益率也因此上升5至10個基點。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與債券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認為,中國央行此次提高MLF利率,更重要的是向市場表明維持貨幣政策取向的態度。當前,金融去杠桿勢在必行。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MLF利率提升并不是針對美國加息和人民幣匯率,而是貨幣當局希望釋放收緊信號,對信貸增速和金融杠桿進行調控。
陳健恒說,從歷史上看,MLF利率調整并不是跟隨央行基準利率調整的,而是帶有一定的額外政策信號作用。去年底、今年初,中國國內各家銀行為完成業績指標,有較強的信貸投放沖動,加上城投平臺融入資金意愿加強,雙方一拍即合使得近期中國國內信貸投放力度超過市場預期。另外,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銷量的回升,也令貨幣當局希望進一步調控房貸增速。
中信證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考慮到春節后還有約1.5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到期,因此央行此次開展MLF操作應是有意保持春節前后流動性穩定,緩解節后到期壓力。
明明指出,近期國內房地產市場又出現走熱跡象,一線城市房價再次出現上漲勢頭,結合去年12月份信貸數據仍然較多和房地產投資再創新高,貨幣政策有必要通過適當引導中長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產泡沫。(完)
?
相關鏈接:
中國央行動用新工具解資金緊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