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2月8日電(盧志佳)“在登桿腳扣上增加兩條粘帶,困擾電力員工多年的腳扣易脫落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很多設備也好,制度也好,一個小小的創新就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痹谫F州電網員工龍福剛看來,只要生活中多個心眼兒,工作中多份思考,所有的事物都有進步完善的空間。
????42歲的龍福剛是貴州電網公司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所帶電作業班班長。從退伍軍人到電力工人,從當年的門外漢到輸電專業的工匠型技能專家,18年職業生涯里,龍福剛工作創新的勁頭與日俱增。如今,興義供電局的這位“土發明家”已經有幾個職工創新項目和專利在手。
龍福剛向電網新員工展示改進后的腳扣使用方法。新華網 盧志佳 攝
????“當然,首先是自己有興趣吧。”談到創新,龍福剛感嘆,雖然自己學歷不高,但是從心底里喜歡發明創造,在生活中也愛動手搗鼓新東西,“當年我家房子裝修的時候,家里的燈具都是我自己買材料做的,100多元錢做出了幾百元的效果?!饼埜傂ρ?。
????興趣是創新的原動力,堅持則是創新的生命。從1998年進入電網工作以來,龍福剛一直堅守在輸電崗位上,18年沒“挪過窩”?!拔业男艞l是既然選擇干這行,就一心一意把它干好,不能哪個活輕松就跑去干哪個?!饼埜偺寡?,工作之初,理論知識欠缺的他十分吃力,但是通過單位的培訓和自己一點點的鉆研,慢慢也找到了感覺。
????現在的龍福剛可以說是輸電專業上的“老師傅”,但他一直提醒自己,職工創新最應該避免“經驗主義”的錯誤。
龍福剛和同事一起測試最新研制的腳扣。新華網 盧志佳 攝
????“老師傅說的不一定完全是最正確和最完善的,也不能固執地認為現有的規律或做法就是最完善?!饼埜傉J為,搞創新就是要在充分實踐的基礎上,勇于挑戰現有的規律,有些行業標準和工作流程也并不是不能顛覆的,有時候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就說明有改進的余地。
????“以前我們作業的時候也覺得老的腳扣不方便,但是誰也沒想到要去改進,都覺得這么多年用下來了,應該那個樣子是最合適的,但是龍班長就想到了有效的改進方法,只用了兩條粘帶就解決問題了。”龍福剛的同事鄧中軍告訴記者,受龍福剛的影響,現在大家工作時總要多個心眼,思考在節能、增效、保安全方面有沒有創新的空間。
龍福剛向記者展示改進后的用于攀爬電桿的腳扣。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在龍福剛這股“執拗”勁的帶動下,輸電管理所里輸電專業的一幫人動腦又動手,將工作中常用的工器具進行了實用性的創新改進,經過試用,對于輸電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其中,帶電作業TYK卡具、耐張絕緣子M銷插銷器等五個項目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2008年,龍福剛所帶班組獲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狀;2009年,龍福剛個人獲貴州電網公司技術能手;2010年,龍福剛獲南方電網公司技術能手。
龍福剛向記者展示他和團隊一起研制的多用途折疊檢修梯。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榮譽紛至沓來,龍福剛也比以前更為忙碌。2011年,龍福剛成為貴州電網公司內訓師,每年都對新員工及部分在職員工進行理論和技能培訓,將他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享、傳承。
????“我現在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各個地方跑,和年輕人分享、交流創新經驗,創新就是要取長補短,互相啟發嘛?!饼埜傂ρ?,成了“專家”以后,自己就“專門不在家”?!懊總€人心中都有創新的種子,就看有沒有合適的土壤和環境生根發芽,所以營造創新的氛圍確實很重要。”龍福剛說。
????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所一樓最大的一間辦公室,很快將成為“龍福剛創新工作室”的專用“創新工場”,未來,所里的年輕人將和龍福剛一起在這里碰撞思想的火花……
使用多用途折疊檢修梯進行線路檢修的效率和舒適性大大提高(拼版圖片)。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讓老百姓自己更好地融入秀美鄉村和城鎮建設·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