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確實存在公文抄襲的事實,上級的報告下級可以照本宣科,甲地的總結可以適用于乙地,張三的學習體會可以換上李四的名字。
公文抄襲又出新笑話——據媒體報道,河南鄭州金水區房管局大門口的“創全國文明城市知識宣傳欄”上赫然印著“人文寶雞,活力寶雞,和諧寶雞”等字樣。相關工作人員稱該局宣傳欄錯將“鄭州”印成了“寶雞”,內容印錯是印刷公司操作錯誤導致的。
宣傳欄里出現“寶雞”字樣的錯誤一共有兩處,分別出現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里,這讓來辦事的市民感到奇怪:“這明明是鄭州,為何寫成了寶雞?”據說鄭州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而陜西省寶雞市于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于是很可能有些“聰明”人就從網上下載了寶雞創建文明城市的經驗材料,成為自己的宣傳資料,然而由于審核不細,連原來材料中的“寶雞”都沒有改過來,這才露陷鬧了笑話,這農歷雞年的第一笑偏偏又是抄襲了“寶雞”。
根據經驗,印刷公司只能根據客戶提供的樣本制作宣傳紙板。如果房管局的宣傳材料上寫的是“人文鄭州,活力鄭州,和諧鄭州”,印刷公司怎么可能自作主張將其改成“寶雞”?把責任推給印刷公司是一個不錯的套路:一來可以讓相關干部的責任減輕;二來,即使印刷公司被冤枉了,為了今后長期的印刷業務,他們也不便于出面自證清白——或者他們也把責任推給臨時工呢。
必須承認,一些地方確實存在公文抄襲的事實,上級的報告下級可以照本宣科,甲地的總結可以適用于乙地,張三的學習體會可以換上李四的名字。僅在河南,這類笑話就鬧出過不少,有“開封指導漯河工作”,后來又發生“雙胞胎政績”:河南省的兩個鄉鎮在政府網站上,發表的政績報告除地名不同外,幾乎完全一致,不僅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一樣,連種植的樹苗數也是相同的。
借鑒學習外地的經驗,不是不可以,但應該從本地實際出發,不能完全不動腦筋研究,更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去唬人,頻發的公文抄襲事件,恰恰反映了一些機關的作風問題。
宣傳欄烏龍事件乍看挺可笑,實則打了有關部門的臉。現實中,因抄襲公文而被處分的事例不少,中央紀委曾通報的違反“八項規定”的典型案例案件中,就有因籌備會議資料抄襲網絡文章,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的前車之鑒。目前,金水區房管局宣傳欄出現問題的文字已撤掉,但進一步查清事實、吸取教訓、追究責任卻當進行到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