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1月金融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1.3%。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03萬億元,其中, 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反映出近期經濟企穩,企業對宏觀形勢的看法較為樂觀,生產和投融資活動活躍。
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增加
一般來說,1月份是全年的信貸“大月”,銀行往往會選擇在年初盡早進行信貸投放以增加全年的利息收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冀表示,1月信貸受到銀行年初早放貸沖動、實體經濟需求回升等因素的推動,但受相關監管因素的影響,新增貸款同比不及去年同期。
企業中長期貸款是反映企業信貸需求狀況的重要數據,也是市場觀察企業信心的重要指標。1月數據顯示,企業中長期貸款規模當月新增1.52萬億元,占全部貸款的74%。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這反映出隨著經濟筑底企穩,企業部門信貸需求旺盛。
溫彬表示,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之間價格剪刀差大幅收窄,也反映出企業對宏觀形勢趨于樂觀,生產和投融資活動日益活躍。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末,M2余額15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1.3%;狹義貨幣M1余額47.25萬億元,同比增長14.5%。
也有分析認為,M1的回落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陳冀表示,M1下行也受到春節前企業發放獎金,大量企業存款轉為個人存款的影響,同時,企業也存在將活期存款轉為定期或理財存款的需求。
表外融資快速增長
1月表外融資增長1.7萬億元,使得1月社會融資規模達到創紀錄的3.74萬億元,表外融資中,信托貸款、委托貸款、票據融資等均大幅增加,顯示出在債市較為低迷的當下,企業部分融資需求轉向表外。
去年12月末,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已經開始快速增長。在此基礎上,1月表外融資進一步反彈。陳冀認為,這與債券市場狀況有關。1月企業債券融資凈減少539億元,同比少5623億元,表明債券市場已經對于市場利率上升有了明顯反應,部分債券融資需求可能會轉移至貸款渠道甚至表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政策面轉向穩健中性,市場流動性有所收緊,信貸規模受限。
但總體而言,表內外融資大增都是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劉東亮認為,表內外融資大增均指向實體和居民需求強勁,這有利于上半年經濟延續企穩勢頭。
信貸投放后勁受關注
1月過后,信貸增長能否維持較快增長受到市場普遍關注。陳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大概率維持現狀,流動性基本穩定,信貸投放節奏不會過快。但考慮到穩增長和支持財政政策有效發揮刺激功能,實際信貸增速也不至快速滑坡。
“今年在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的前提下,信貸投放進度更加均衡。”溫彬認為,結合近期發布的PMI、外貿、物價等數據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開始顯現,內部需求趨于穩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大,信貸結構更加優化,預示著今年經濟有望平穩開局,應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組合。(經濟日報記者陳果靜)
?
相關鏈接:
當前經濟金融數據顯露“五大背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