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2月13日電 題:冰天雪地涌動振興暖流——吉林冰雪產業驚艷轉型
新華社記者陳俊、褚曉亮、孟含琪
點雪成“金”,聚冰為“寶”,冬季的吉林,一幕幕帶有神話色彩的冰雪傳奇正在上演。通過不斷釋放冰雪這一獨特資源優勢,在差異化發展中尋求新動力,吉林冰雪產業驚艷轉型、勢頭強勁。一座座冰山雪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外地人改變著對東北的“唱衰”印象,吉林人堅定了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信心。
“白銀效應”攪熱寒冬:收入投入雙連增
從長白山巔到松花江畔,從林海雪原到冰湖騰魚……這個冬天,吉林更美了,吉林人更忙碌了,“貓冬”變成“忙冬”。
白雪紛飛帶來白銀滾滾,急驟升溫的吉林冰雪旅游讓冷資源成為熱產業。位于吉林市霧凇島附近的韓屯村,入冬以來,每天都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來此觀賞霧凇, 280多戶村民三分之一建起了農家樂,年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村民們高興地向記者透露,“家家多則賺40萬元,少說也能掙上10萬元。”
與去年相比,今年查干湖畔又多了幾十家新開的漁家樂飯莊,來此觀看冬捕的游客絡繹不絕。村民李書先2015年投入6萬元開店,當年回了本,2016年又大膽投入60萬元擴大規模。“4年內肯定能回本。” 李書先自信滿滿。
數據顯示,吉林省旅游收入已連續6年保持25%以上增長。在剛剛結束的春節黃金周,吉林旅游收入接近百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8%,接待游客1068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20%。
得益于冰雪資源的獨特魅力,萬科、萬達、魯能等知名企業扎堆吉林,紛紛投資打造高端度假區、大型滑雪場,投資額過百億的項目就有3個。大批的社會資本紛紛跟進,引資額度年年攀升,冰雪產業成為吉林招商引資的“靚女”。
“冰雪寶藏”驚艷八方:改變“唱衰”消極印象
在冰天雪地里,吉林收獲的不僅是真金白銀,更有八方賓客對東北嶄新的認識和好評。
“泉外雪花飄、泉中熱氣繞”的冰雪溫泉,“寒江雪柳、玉樹瓊花”的吉林霧凇,“冰下捉魚、雪中逐鹿”的滿族漁獵民俗,獨具特色的吉林“冰雪寶藏”令游客流連忘返、樂不思蜀。
不到長白山,不識雪滋味。春節黃金周,長白山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北京的、上海的、廣東的、臺灣的……五湖四海的游客聚集于此,白天賞雪景、玩滑雪,晚上看雪雕、泡溫泉,大家連連驚呼“真嗨皮”。
“冰雪之美讓我感到震撼,沒想到東北的冬天這么有趣,雪能玩出這么多花樣。”第一次來東北的深圳游客田勇感嘆地說。
上海游客孫晶晶來東北前充滿顧慮。“印象中東北是苦寒之地,發展上又被‘唱衰’,還真擔心‘被宰’。”基礎設施的完備便利、東北人的熱情好客讓孫晶晶的顧慮一掃而空,“明年我要帶著更多的家人朋友來玩。”
記者從吉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了解到,在不斷完善服務設施的同時,相關部門注重旅游安全保障,今年春節期間,盡管多次遭遇冰雪特殊天氣,全省旅游無安全事故、重大旅游投訴和游客滯留事件發生,細致周到的服務屢獲游客點贊。
“東北并非像某些唱衰論調中說的傻大黑粗、野蠻落后,它有發展相對放慢的一面,但更充滿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潛力。”廣州游客張威第二次來東北,他一口氣走了好多地方,形成了對東北的新認識。
巧借差異縮差距:重塑東北發展信心
十年前,吉林旅游第一“名片”長白山每逢冬天還是大雪封山,一閑半年。今年春節卻迎客3萬人次,一床難求。從默默無聞到艷驚四座,吉林冰雪旅游成長速度令人驚嘆。
發展冰雪產業,吉林人既是認真的,也是自豪的。據了解,吉林地處北緯43度這一世界“冰雪黃金帶”,坐擁30多家滑雪場,國內年接待游客規模最大的四家滑雪場就有兩家在吉林。吉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負責人楊安娣說,把握這些比較優勢,借助冬奧會的契機,借助“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國家計劃,吉林將冰雪產業作為促進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一個突破口,全力支持冰雪產業做大做強。
不久前,全國首個地方制定的《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在吉林正式出臺,大力推進冰雪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旅游管理體制等一系列改革,變單一職能的旅游局為更具統籌作用的旅游發展委員會,同時,完善關聯產業和增強產業支撐,加大項目投入力度,提高基礎設施配套能力,計劃將吉林省建設成為中國冰雪產業大省、冰雪旅游強省和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
專家指出,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東北的發展差距是明顯的,但東北自身的差異化優勢也是獨特的,冰雪產業就是一個鮮明的體現。吉林省委、省政府在戰略謀劃時清晰地看到了這一點,在理性對待差距的同時,更注重從差異化的比較優勢中尋求東北振興的新路徑,冰雪產業成為這一探索創新的樣本。
吉林,不僅在下一盤以冰雪助推發展的新棋局,也在積極布局以差異化產業優勢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大棋局。發揮科教力量雄厚的比較優勢,“吉林一號”衛星、時速350公里標準動車組成為吉林高端制造業發展新亮點,帶動新的千億級產業的布局;發揮農業傳統優勢產業,吉林糧食年總產量連續突破700億斤,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帶動吉林邁向現代農業排頭兵……
面對旅游業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吉林人并沒有盲目追求速度,反而在今年將旅游產業發展目標調低了幾個百分點。“這既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更是為提高品質、優化結構、改善環境預留空間。”楊安娣說,吉林培育新興產業不是盲目追求增長,而是更看重品質效益,讓產業步入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貴州篇】貴陽:汩汩清流潤村民心 扶貧攻堅讓舊貌換新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