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光明網記者李政葳正在調試VR設備。中國網信網 陳麗 攝
????融合報道形式、創新新聞表達方式是光明網記者此次采訪中的“利器”。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報道形式也日新月異。在采訪中,光明網記者邱曉琴、李政葳創新融合短視頻、動圖、VR及全景照片等全媒體報道形式,給網友呈現更活、更快的作品,并不斷收獲網友點贊。李政葳說:“作為一名青年記者,在采訪的時候要多學習、多思考,不斷創新報道方式,將自己鍛煉成全媒體記者,嘗試做到‘一專多能’,為網友呈現接地氣、受青睞、有閱讀興趣的好作品。”
????比勤奮
????圖為新華網記者聶晨靜正在用4G手機進行現場報道。中國網信網 陳麗 攝
????為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有效,新華網記者聶晨靜的勤奮和用心是大家所熟知的。無論在什么場景下,她都會實時、迅速地記錄下被采訪對象的一言一行。或通過手機拍照、錄音,或通過手寫記錄,在采訪的記者里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第一天的采訪行程結束后,大家已集合回到賓館休息,她還在現場對采訪對象進行著專訪。
????聶晨靜說:“來采訪之前我已對采訪對象做了一定了解,如何讓報道有亮點,是我思考的問題。這一次采訪中,有杰出的80后科研人員,她們的心態和背后的故事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正如王曌博士所說,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她踮起腳才能夠得著的,她就不太愿意去做。這也被我提煉成了文章標題。”
????比活躍
圖為央視網記者郭城在采訪座談會現場提問。中國網信網 陳麗 攝
????央視網記者郭城堪稱此次采訪活動中最活躍的記者,不懂就問,頗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兒。三天里的每一場采訪,無論是面對讓人欽慕的科研人員,還是面對“晦澀難懂”的高科技,總能看到他踴躍提問的身影,聽到他尖銳犀利的問題。
????郭城說:“今天的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踏踏實實、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熱場面,13億中國人民正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
????在本次采訪行程中,中國日報網記者涂恬以“穩、準、狠”的提問吸引著大家的目光與注意力。采訪結束后,她如此感慨:“科創領域太需要‘走下去’的記者,我們走訪的科技企業,許多在各自所在的行業里,研發實力均已趕超國外水平,但卻不太為大眾所知。作為他們與廣大網民之間溝通橋梁的網媒記者,需要勤揮‘筆桿子’,把科研攻堅的故事‘講出來’,把高深莫測的科學轉化為人人能看懂、人人喜歡看的‘科學故事’。”
????網絡媒體以快速、創新、鮮活的特性讓“溫暖中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更加接地氣、更加有人氣、更加有文氣,讓“高精尖”的前沿科技更加有溫度。
????為期三天的采訪活動在網媒記者的戀戀不舍中結束,每一段采訪,每一篇作品,都傳遞著溫暖與感動。網媒記者紛紛感言:只有在路上,心中才會更有時代;只有在現場,心中才會更有感動;只有在實踐,心中才更知不足處。(中國網信網陳麗)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廢棄年花年桔免費回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