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一個客運站,咋不見發往恩陽漁溪的車?”2月16日,巴中市西客站內,多名旅客向四川在線巴中頻道爆料平臺(0827-5188332)反映,巴中發往恩陽漁溪片區的農村客運車不見了。事情真相如何?四川在線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乘客無車可坐:只得換乘轉車回家
當天下午4點10分,記者在巴中市西客站看到,巴中發往漁溪片區的客運車輛不知去向,該片區客運車位上僅留下一張寫有“堅決抵制泰通公司黑惡勢力,還我漁溪片區正常運行”的紙牌,數名前往漁溪方向的旅客徘徊在候車區,不時打探在哪兒可以坐車。
期間,部分乘客還撥通了巴中市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0827—12328),反映車站無車可乘現狀,對方驚訝:“巴中到漁溪還沒有車嗎?剛剛已經和相關部門聯系,正在協商處理,我們再打電話催一下。”7分鐘后,對方回復稱,該線路駕駛員和運輸公司人員都在一起協商處理,可能還需繼續等候,但具體要等到什么時候,不能確定。
“一謂的等待也不是辦法”,不少乘客等候多時仍不見客運車蹤影,便選擇先乘車到恩陽,再轉車到漁溪鎮,“原本花15元就能搞定,現在中途換乘不知多麻煩”。
集體“玩失蹤”:46輛客運車遇到了什么?
客運車哪兒去了?據該車站其他線路駕駛員透露,常年跑漁溪方向的車輛有46臺,失蹤原因系該片區農村客運車所掛靠的泰通運輸公司收購并新投運的10輛自營客運車打破了該片區“打聯拉客”模式,雙方因客源問題引發沖突,一名班線駕駛員還被“社會”人士打傷。
當天下午4點48分,經過多方打聽,記者在巴中市西華山隧道出口路邊找到了“失蹤”車輛。40余量小型客運車輛閃著應急燈,整齊的停靠在路邊,公安、交警、運管等部門工作人員正在勸解。之后,客運車駕駛人員同意先回巴中市西客站,坐下來協商。
據其中一位朱姓駕駛員介紹,早在2016年12月,漁溪片區的駕駛員就集體向運輸、信訪等部門遞交過相關的訴求,希望主管部門能出面解決泰通運輸公司要求營運人員更換高價新車(價格10萬—20萬元之間),不換就不審核線路牌等矛盾,但一直未得到答復。“2月15日,我們漁溪片區一名女客運車駕駛員在車站被人打傷”。
“昨天已經有駕駛員挨打了,明天不知道會不會是自己?”駕駛員們稱,巴中到恩陽漁溪片區的車輛共56輛,其中10輛被泰通公司收購,余下的46輛客運車一直以“打聯”方式拉客營運,但這10輛泰通運輸公司的車則不愿意打聯,雙方時常因搶客發生口角。
泰通運輸公司“喊屈”:新老運營機制沖突
2007年開始,為規范管理農村客運車輛,私人線路牌需統一公司管理,當時,持有農村客運許可的私人車輛開始掛靠在運輸公司名下,每年交給運輸公司1000—2000元不等的管理費。當年,許多個體車輛開始掛靠在泰通運輸公司名下,如今,掛靠在泰通運輸公司名下的巴中到漁溪片區的輛客運車達到56輛,其中46輛由個體戶營運,其余10輛屬泰通運輸公司自營。泰通運輸公司10輛自營車實行駕駛員聘請營運模式(3000底薪+提成),46名個體營運司機實行“打聯”營運(大家形成聯組,輪流拉客保證每個駕駛員都有錢賺),雙方營運方式不統一,搶客現象時有發生。
“漁溪片區的客運駕駛員也算是我們泰通公司的職員之一,我們怎么會喊人打她呢?”2月16日晚,巴中市泰通運輸公司一名負責人委滿臉委屈。他稱,最開始我們以為是私人或家庭矛盾,就沒有太過關注,2月16日得知情況后,準備前去看望該員工,但對方已回家休養。對于傳言泰通運輸公司“黑惡勢力”,相信公安機關會給一個公正的調查結果。
同時,據該負責人介紹,部分駕駛員反映泰通運輸公司以換新型營運車的方式在“卡”他們,公司決沒有這樣的想法,因農村客運線路車換代升級是相關部門要求,同時也需個體營運司機自愿,公司幫忙集中采購,價格只會更加低廉。對于是否可以“打聯”營運,該負責人稱,運輸公司可以自營客運車,只是新舊營運模式相互沖突。
當晚,巴中市交通局、巴中市運管局、巴中市乘客局、巴州區運管局等部門到場調解,雙方同意先恢復漁溪片區客運車輛正常營運秩序,同時泰通運輸公司自營的10輛客運車暫時停運,待雙方協商、問題處理好后再恢復營運。
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此次駕駛員被打事件,交通部門也成立了工作調查組,將對整個事件進行深入調查。女駕駛員被誰打傷?泰通運輸公司運行是否違規?交通運輸部門調查結果如何?對此,四川在線將繼續關注。
在線微評》》》
解決不了的事兒,“小官”應向“大官”及時匯報
2月16日,從巴中西客站發往恩陽區漁溪方向的客運車輛集體玩起了“失蹤”,后經多個部門協調和勸解,46名客運駕駛員同意坐下來商談。
能商談就意味著雙方能有機會溝通,事情和矛盾就有可能最終得到解決。不過,我們在商談現場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有關單位的“大領導”表示不知情,而多名駕駛員表示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向有關部門遞交過相關材料,并當場指認就是交給了來參與“解決”問題的某位科長。
這種情形何等尷尬,且不說在群眾面前“臊了皮”、出了丑,也讓部門上級領導處在被動局面,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損害了干群關系的和諧度。
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化解矛盾,主動為群眾服務,能夠積極為上級領導減負、解壓,這當然是好事兒。可問題的關鍵是,解決不了的事兒,不能置之不理,一拖再拖,“把小事拖大”,應主動及時向“大官”匯報,讓問題得到及時解決,讓矛盾得到及時化解,讓群眾能夠不再“鬧心”,否則,出現了類似事件,不僅不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秩序,也不利于來往旅客的正常出行,更給黨和政府的形象抹了黑、減了分、掛了倒擋。
脫貧攻堅的路上,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更需要黨員干部群眾凝心聚力。更何況民生無小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信念不能丟。
?
?
相關鏈接:
公安部:暑期查處公路、旅游客運車輛違法26萬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