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2月21日電 題:貴州萬余行政村開啟“數字化生活”
記者 劉鵬
“以前看電視是用‘天鍋’來接受信號,可看的節目少,一遇打雷刮風就受到影響;如今,在村里不僅能像城市一樣收看到更多節目,還能通過電視找工作,賣農產品,在家就醫……”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泉發村村民廖佳力向記者分享他的“數字化生活”。
廖佳力邊說邊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熟練地在主屏幕上的菜單選項中,點擊網絡看電視一欄,搜索了自己喜愛的節目;節目看完后,廖佳力返回主菜單,點開主菜單中的電商淘寶一欄,查看自己種的土豆、山茶油、黃桃等農產品的銷售情況,還順便網購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廖佳力告訴記者,有多種功能的電視依靠的是貴州“廣電云”系統平臺。“通過‘廣電云’平臺還可以看附近的招工信息,在家就能找工作,不用像以前那樣要托人問或者自己跑腿去找工作。”
“老人家,除了剛剛提到的用藥,不忙的時候要多躺著休息,減少站立時間,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您的病情。”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明星村60歲的唐德順老人用電視連線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看病時,醫生如是對他叮囑。
“網上在線就醫方便太多了,都不用跑路到縣城。”唐德順說,“數字化生活”很便利。
廖佳力和唐德順都居住在貴州偏遠鄉村。從前,這些鄉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與外界聯系甚少,加上村民常年不出遠門,對當下的信息社會更是尤為陌生。
如今,大多數村民都變成了“數字控”,買東西,賣東西,找工作,就醫問診……都喜歡在手機客戶端或者電視平臺上完成。
而這一切的變化則源于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工程。該工程是貴州省政府2016年度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通過有線數字化廣播電視傳輸系統,將數字廣播電視節目和政務、民生、致富等農民所需信息,以及互聯網傳遞和延伸到農村千家萬戶的一項政治工程、扶貧工程、文化工程和大數據工程。
截至目前,貴州已有1萬多個行政村的村民開啟了“數字化生活”。
記者從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工作會議上獲悉,目前貴州累計完成11103個行政村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工程建設任務并相繼開通信號;累計新建鄉鎮至村通村光纜干線63535.48公里;累計完成鄉村機房建設2000個;累計完成工程投資17.62億元人民幣。
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工程被稱為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信息工程。“廣電云”平臺融合了廣播電視傳輸、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扶貧信息等多功能應用,不僅讓村民們熟悉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讓深藏大山的土特產紛紛走出“山門”。
如今,在這些已經實現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工程的行政村里,數字化逐漸改變著村民的生活,拉近了村莊與城市的時空距離:村民通過數字化與外界的聯系不斷加強,鄉村學校“廣電云”電視系統開啟了遠程教育模式,鄉村干部在村里也有了視頻會議,足不出村就可直接傳統和實施省里面的政策文件精神。
?貴州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秦川表示,多彩貴州“廣電云”村村通工程讓民眾都能夠享受到現代的信息化服務,真正實現了從“看電視”到“用電視的”根本轉變,大大的縮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時間,也拉近了城鄉的距離,縮小城鄉差別。(完)
?
相關鏈接:
貴州平塘村民探洞 繩斷墜50米深洞被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