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8日消息(記者楊杰)海口去年升級改造了1576條背街小巷,硬化路面、美化立面、完善綠化、疏通地下管道,城市的“毛細血管”更加暢通、便捷、美觀。然而,小街巷改造好后如何才能管理好?這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
2月28日,記者從市“雙創”工作指揮部了解到,去年背街小巷改造全部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在完成改造任務后,PPP項目方還要負責10年到15年,確保街巷的常態管養。同時,海口還將背街小巷納入到環衛PPP模式一體化精細作業內容,并通過加強網格化聯合執法維護街巷的整潔規范有序。
專業管養:
運營街巷“至少負責10年”
在2016年背街小巷改造中,海口引入PPP模式,借力社會資源,有效提速了工程進度。“錢到位了,小巷改造進度也加快了。”福安村小街巷改造施工方相關負責人吳小兵說,福安村20多條小巷,包括地下排水管道疏通、路面的硬化、管線的規整等等,時間緊,工程量大,有了充足的資金保障,合力推進,不到3個月就改造完畢了。
據美蘭區住建局局長黃波介紹,美蘭區去年在背街小巷改造中推行PPP模式,政企合力,全面完成666條小街巷改造計劃。在改造工作過程中,美蘭區根據各街巷景觀、位置、人文特色,打造了南聯文聯路、中賢二村、福安社區等特色精品片區街巷,以排污管道改造、線路入地、路燈照明、綠化美化、立面刷新、文明宣傳等綜合考慮,同步進行,達到路面平、管道通、道路潔、路燈亮、環境美的要求,確保改造提升后的街巷設施齊全、環境優美。
“建設期半年,運營期11年。”談及改造后管理,黃波介紹,背街小巷PPP項目不是“建完就沒事了”,還要負責規定年限的后續管養,確保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實處。
記者從市“雙創”工作指揮部獲悉,海口去年實施PPP模式,按時保質完成1576條背街小巷改造,美化居住環境,暢通家門口的出行路,實現了城市的美麗蝶變。“按照PPP模式,完成改造后,項目方還要負責10到15年后續運營。” 市“雙創”工作指揮部項目保障組副組長鐘鉅說。
常態保潔:
精細作業延伸到背街小巷
2月28日,在朝霞路,寬闊平坦的路面上,車輛平穩暢行,不少居民在路邊的晨晚練活動點健身。
作為青年路與文明東路的交通要道,全長約600米的朝霞路,改造前,曾經是路面坑洼不平,人行道破損,雜草叢生。經過數月的硬化、美化、亮化、綠化,現在的景象讓住在附近來自江西的“候鳥”老人文惠連連點贊,“每天在路上散步都是一種享受”。
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升級改造的朝霞路,煥然一新,不時有環衛工清掃保潔,路面難見果皮紙屑。據轄區千家社區居委會有關人員介紹,背街小巷改造的同時,也逐步配齊了路邊的果皮箱等環衛設施,加大保潔力度,提升環境“顏值”。
改造后的小街巷如何保持整潔靚麗?在美蘭區白龍街道辦事處主任王邦仲看來,自從實施環衛PPP模式一體化改造后,背街小巷被納入到精細作業范圍,對改造后的小街巷進行更高頻專業保潔。
據了解,我市推行環衛PPP模式,將以往一個區域內的各城市部件分屬不同部門負責,變為由環衛企業一攬子管理,增加環衛作業的內容、擴寬了作業范圍,環衛作業內容將原來“紅線到紅線”范圍內的道路清掃保潔,拓寬到“墻到墻”的城市部件保潔。PPP項目企業進駐后,海口形成“洗、掃、沖、吸、吹、干”一體化的環衛作業模式,背街小巷納入到一體化作業范疇,提升了城市整體保潔水平。
聯合執法:
網格化監管街巷
改造好的背街小巷,環境蝶變的同時,人氣更旺,如何杜絕商鋪出店經營,并避免占道經營現象反彈?王邦仲說,通過建立網格化巡查機制,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城管人員等分片包干,“雙創”巡查腳步不停歇,維護好街巷的管理秩序。
在龍華區龍昆上村,背街小巷改造后,每天都有專人負責保潔,城管加強巡查,環境衛生狀況保持得非常好。
記者從秀英街道了解到,海玻路在改造后著力通過“四個加強”建立長效機制。一、加強安全防控體系,通過財政支持的方式投入15萬元,在海玻路安裝視頻監控40多個以及片警“三班倒”加強巡邏,為居民營造了良好的治安環境;二、加強“門前三包”的管理、整治,街道城管中隊加強巡查,對違反“門前三包”管理條例的店鋪加大處罰力度,確保海玻路店鋪經營有序;三、加強停車的規范和管理,秀英街道聯合交警部門對海玻路劃出停車線,盡可能地為群眾提供停車位;四、加強監管力度,聯合衛生監督管理所、食品藥品監督局、工商局等職能部門,對“兩小”門店等進行整治及監管,確保營業店鋪全部達標。
?
?
相關鏈接: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2434條背街小巷完成改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