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新興產業迅猛發展成為稅收增長新亮點。
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包括科技創新、生產服務型在內的新經濟企業發展迅猛,由此帶動的稅源規模和新增稅戶呈上升之勢。其中,東部在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保持發展新優勢,而中西部則在文化娛樂產業和大數據等產業上彎道超車。
從稅收數據分析,創新驅動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
以深圳大疆創新公司為例,這家全球頂尖的無人機飛行平臺和影像系統制造商,把無人機從小眾市場延展到普通消費群體。公司2016年納稅超過4億元,同比增長約70%。
創新也給一些企業帶來發展契機。北京摩拜科技公司推出的摩拜單車迅速風靡,并帶動上游相關制造業產能迅速增長。僅是摩拜單車零配件供應商之一的深圳鎂航科技公司,去年稅收收入就增長50倍。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業創新融合保持較好發展勢頭。數據顯示,服務業中,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16年稅收分別增長了14.5%、24.6%和37%。其中,穩居中國政務云服務市場第一位的山東浪潮集團,2016年繳納稅收達18億元,營業收入增長35%。
對此,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表示,新技術、新產業等迅速發展帶動了稅源規模和新增稅戶的迅速增長。
在經濟新動能的推動下,各地產業發展各有側重。
東部地區,與制造業密切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表現突出。2016年,東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15.8%,分別高于中、西部4.7個和2.2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稅收增長10%,分別高于中、西部7.5個和5.6個百分點。其中,上海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32.6%,稅收規模和增加額均居全國第一。
中西部地區,文化娛樂產業和大數據等產業亮點不斷。
其中,中部地區文化和娛樂產業異軍突起。2016年,中部地區電視、電影和影視錄制業稅收增長18.2%,分別高于東、西部2個和9個百分點。擁有芒果TV等資源的湖南省去年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規模居全國第七,增量居全國第四。
“中部地區利用文化產業實現彎道超車,不但帶動產業發展,還催生文化消費等經濟增長點。”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說。
西部地區則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方面嶄露頭角。2016年,西部地區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稅收收入161億元,增長率分別高于東、中部20.1個和21.6個百分點。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稅收收入5.2億元,增長83.9%,分別高于東、中部72個和70個百分點。其中,去年貴州省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稅收收入由上年的2200萬元增至4600萬元,增幅高達106.7%。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研所所長李萬甫告訴記者,稅收數據折射新經濟新亮點,既顯示了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創新驅動的無限潛力,也為中國經濟增長增添了實實在在的動力。
稅務總局:新興產業成稅收增長新亮點
日前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2016年,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帶動下,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迅速,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服務業、信息技術等產業去年稅收增長明顯。
制造業轉型紅利接續釋放
今年以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國民間投資整體不佳的背景下,一批敢于創新、勇于開拓的制造企業,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逆勢成長,甚至利潤成倍增長。《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調研發現,產品結構高端化、提升價值鏈地位、堅守工匠精神是這些傳統行業保持快速增長的主因。
國產機器人尋機突圍低端市場
“中國在機器人三大關鍵零部件中的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實現了從無到有。但要從有到優,占領中高端市場,中國還需要在提高下游應用領域即系統集成上加大力度。為此,未來部分公司或以提高下游市場占有率為并購目標。”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6常州·長三角智造峰會暨高工機器人產業洽談會”上獲得的信息。
新興產業大牛市序幕剛剛開啟
未來的投資會發生三大變化:向虛擬世界的轉變、向微觀的遷移(原子、納米、基因等)、向太空的拓展。“對于一個上市公司而言,我們要抓住它生命周期中增速最快的時候,收益率會非常可觀。”
專家:制造業轉型升級需加力發展工業機器人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些傳統優勢逐漸喪失,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成為當務之急。近日在京舉行的“2016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大力研發和應用工業機器人是我國經濟,特別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但我國工業機器人與制造業互動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需采取多項措施予以解決。
新興產業助力地方發展 各地鼓勵政策頻出
在很多地方經濟發展中,包括新興產業在內的新動能已經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的主要力量,推動經濟、就業等多方面增長。與此同時,北京、上海、廣東、貴州、四川、河南等眾多省市近期陸續出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成為持續發揮新興產業效果的有效政策保障。
哪些新興產業上半年業績成色足
有哪些新興產業站上了業績與估值雙增長的風口?攤開A股公司2016年半年報全景圖,上證報記者統計發現,鋰電材料、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等板塊表現優異。
?
?
相關鏈接:
節后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緊缺 萬個崗位求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