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任僅三日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偕副主席王兆星、曹宇以及主席助理楊家才亮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在這場“意猶未盡”的發布會中,除了為人津津樂道的“郭氏金句”,還有對熱點問題的充分回應。
在回答上證報記者有關債轉股以及非法集資相關提問時,郭樹清等明確表示,債轉股沒有規模、沒有指標、沒有進度要求,目前也沒有計劃為此修改商業銀行法中有關限制銀行投資股權的條款,同時提到正在制訂《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防控和處置金融風險無疑也是昨日媒體關注的重點之一。郭樹清指出,我國商業銀行不良率去年實現了微降,撥備覆蓋率、撥貸比和資本充足率等指標也與上年相當,中國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
商業銀行不良率環比微降
郭樹清透露,截至去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91%,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其中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較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不過環比2016年三季度則下降0.02個百分點。
從一些風險防御指標看,截至去年底,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2.67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76.4%,貸款撥備率3.08%,資本充足率13.28%。郭樹清表示,這些指標與上年基本持平,銀行業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我國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也總體可控。
郭樹清特別指出:“坦率地說,(不良貸款)可能還有一些沒有計算進來的,比如逾期90天以上的,現在還放在關注類貸款里,但即使放進來,(不良貸款率)也沒有特別大的改變。”
作為上一輪銀行業改革、引資和上市的親歷者,郭樹清頗有感觸地指出,中國銀行業的風險內控機制、市場化經營機制和監督約束機制都是比較完善的,銀行業的整體狀況是比較健康的。
在金融風險中,與房地產相關的風險不可忽視。郭樹清說:“銀行業非常關注房地產泡沫風險,因為有大約四分之一的銀行貸款投向了房地產,去年的新增貸款中有45%的房地產貸款,我們更希望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既不能出現巨大的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出現巨大波動。”
關于房地產信貸政策,郭樹清指出,要采取差別化的政策,對帶有泡沫和投機性質的房地產信貸需求要加以限制;對于一些房地產庫存過大的三、四線城市,在信貸上也要給予考慮。同時,對于城市化過程中居民的剛性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還是要給予信貸支持。這樣做既能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也能使得銀行信貸資產更加安全。
多渠道防范和化解風險
為防范和處置金融風險,積極穩妥去杠桿,銀監會會同有關部門在去年啟動了市場化債轉股,并引導對同一家企業貸款的銀行成立債委會。
郭樹清透露,目前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4300多億元,實施金額400多億元。他強調,此輪債轉股最大的特點是市場化和法制化,不搞行政命令和行政攤派,銀監會沒有指標計劃,完全由當事雙方自愿協商談判。但是,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的“僵尸企業”禁止作為市場化債轉股的對象。
對此,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回答上證報記者提問時也指出,此次債轉股的特征就是沒有規模、沒有指標、沒有進度要求,相關各方完全采取自主獨立的方式,“就像戀愛、結婚一樣,完全是獨立、自主、自由的,沒有政府命令、沒有家長包辦”。
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能持有工商企業的股權。對此,王兆星指出,目前有三種債轉股的方式:
第一是把債權資產轉讓、出售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除了AMC,現在各省份也有地方AMC,由它們進行債轉股;第二,鼓勵銀行充分利用已有的、具有股權投資功能的子公司來實施債轉股;第三,如果有必要,銀監會也會批準符合條件的銀行設立專門經營債轉股的實施機構。目前已有一批銀行有意愿設立實施機構,銀監會已經報到國務院。
為了維護銀行債權、防范逃廢債、促進企業債務重組,銀監會正推進由最大貸款人牽頭組成的債權人委員會。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成立債委會12836家,涉及用信金額約14.85萬億元。王兆星認為,這種機制完全由銀行債權人和債務人自主協商、自主談判,來尋求最佳的債務解決方案,是企業和銀行實現互利共贏的一種創新和探索。
郭樹清認為,債委會的形式很好,可以使銀行、企業、地方政府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坐下來共同面對問題,哪怕是像資不抵債、破產清算、債務重組等嚴重的問題,都可以坐下來談,因為畢竟各方都有自己的資源,可以一起協商。
除了銀行體系內的風險外,非法集資也是目前市場關注的重點。對此,楊家才在回答上證報記者提問時透露,目前正在制訂《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該條例出臺后將對非法集資處置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
?
?
相關鏈接:
市民點短信鏈接卡被盜刷?銀行被判擔責四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