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一位市民正在天壇公園抽取免費廁紙。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近日,一組探訪天壇公園衛生間免費廁紙過度使用照片引發熱議。昨日,天壇公園召開發布會通報此事稱,公園對于過度用紙現象多以勸阻為主,實際上近兩年用紙量已下降,今后公園仍將一如既往地提供免費廁紙。
盡管近來大家熱議廁紙浪費話題,對于廁紙的使用情況,記者昨日探訪京城多家公廁后發現,一些公廁管理者推出節約舉措,而過度用紙現象并非常見。
“常來的長什么樣子我們都知道”
昨日上午,在天壇北門公廁內,一名老人將紙在手上纏繞五六圈后,揣進包里離開公廁,“我用紙你管的著嗎?”面對勸阻他“回敬”一句后轉身離開。而這種“回敬”保潔員已經習以為常。
園區內人少的公廁,一天用紙在10多卷,但在北門和東門這邊,一天多的話有20多卷。保潔稱,“北門這邊人多,‘取紙’的也多,基本上每隔20多分鐘就得重新續紙。”
在保潔員口中,這些過度用紙的人被稱作“取紙的”,“他們基本上年齡比較大,常來的長什么樣子我們都知道。”
保潔回憶道,“有一個60多歲的大爺,每天帶著包,哪個衛生間都去,早上8點多一次,下午2點多一次,每天都卷紙在包里帶回去。上次晚上有兩個老太太,兩人挨個抽卷紙,一口氣把新換的整卷紙全都拽完帶走。”
提供廁紙已有10年歷史
昨日,天壇公園管理處就近期公眾熱議的廁紙浪費問題召開發布會時表示,2007年起,為迎接奧運會,公園首次推出免費廁紙服務,到如今已經有10年時間。
天壇公園黨委副書記董亞力表示,在實行之初,就存在廁紙“過度”使用的問題,但公園一直堅持廁紙供應。“員工會勸說,但個別人還是我行我素,有時還會招來白眼或謾罵。”
“因為免費,許多人如廁后順手帶走一大疊手紙,更有甚者專門為紙而來,一天一趟甚至幾趟,將手紙塞滿布袋后捎回家,公物私用。”
據介紹,天壇公園的游客分為兩類,一部分是純游客,每年約為700萬左右,另一部分是以晨練晚游為主的本地居民,每年高達1000萬人次。“過度用紙者后者居多。”
盡管過度用紙被關注,但董亞力還是表示,幾年來天壇公園游客總數不斷上升,但廁所用紙量已逐年下降,數據顯示,近兩年分別下降8%和14%。“應該說大部分游客的素質還是好的。”天壇公園相關負責人說。
天壇管理處介紹,根據相關規定,包括天壇在內,北京市屬公園要提供免費廁紙。
考慮設置專人看管廁紙
昨日,在天壇公園北門公廁內,廁紙盒上方新貼有“節約用紙”的海報,幾名志愿者現場對過往游客發放節約用紙的宣傳單。
天壇公園園容綠化科科長韓杰表示:“目前,對過度使用廁紙行為沒有強制法律法規約束,只能靠勸阻。”
“園區內14個星級廁所,均有男女各一名保潔,他們主要負責清潔。請專人看管的成本可能比廁紙的費用還高,但也在我們的考慮當中。”韓杰稱。
有市民建議,可借鑒陶然亭公園在公廁中使用的“電動抽紙機”,每個人通過按鈕取紙,每次只能取固定量的紙。韓杰說:“對于公共服務產品,技術的防護不是萬能的,還是要靠素質的提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