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復蘇,也是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月,8日,鄭州市雷鋒小學(鄭州伏牛路第四小學)24名學生乘坐鄭州的士雷鋒車隊提供的愛心車,穿過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伴隨著路上的油菜花香,來到位于黃河岸邊的“學雷鋒教育實踐基地”,追尋雷鋒的足跡,感受榜樣的偉大力量。
據了解,“學雷鋒教育實踐基地”是由帶領員工和家人堅持“天天學雷鋒”20年的鄭州八旬老人谷殿明自建,雖然隱居在此,但學雷鋒的活動卻依然開展的熱火朝天。在這里,他一邊接待前來參觀的社會各屆人士,弘揚雷鋒精神,一邊種植無公害蔬菜和糧食,免費送給需要的幼兒園和敬老院。
當得知谷殿明一家四代幾十口人都在學雷鋒做雷鋒時,之前還在車上打鬧嬉戲的小學生們表情立刻變得嚴肅起來,他們一邊聚精會神聽講解員講述雷鋒的故事,一邊拿起手中的筆認真在筆記簿上記錄。
“沒想到雷鋒時代人們穿的是這么樸素的衣物。”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小學生看到陳列的雷鋒時代的鞋子和衣物時,不由自主地說道。
學生們參觀雷鋒時代的物品。 王秋蘭 攝記者注意到,在參觀過程中,讓這些小學生驚訝的不僅有雷鋒日記選,而且還有雷鋒字帖等多種雷峰時代的書籍。
李源是三年級二班的一名小學生,她告訴記者,通過講解員老師的講解以及今天所看到有關于雷鋒時代的物品,她感受頗深。“雖然我也經常幫助處于困難之中的同學,但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回去之后我會把眼前的一切分享給班里的同學。”
作為此次活動的志愿者,鄭州的士雷鋒車隊隊長丁云新稱,每天載著乘客穿越城區的大街小巷,雖然也在一直學雷鋒,但今天能作為志愿者帶著學生們到這里,很受啟發,也使他們更加堅定了三環內免費接送那些平時行動不便的老人、急病的病人或者殘疾人士這一愛心行動。
肖偉光是鄭州市雷鋒小學大隊輔導員,也是第一次來到這里,談及此次最大的感受他說,谷殿名老人真的是在學習雷鋒,不管是在喧鬧的大都市,還是在這么一個僻靜的小村莊,他始終不忘學習雷鋒,人走到哪里,就把雷鋒精神帶到哪里,把這樣的一個精神火種傳播到哪里。“他一生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在做一件事情,非常值得所有人去學習。”
共青團鄭州市委志工部部長劉磊稱,學習雷鋒應從小學生抓起,因為他們對雷鋒或者雷鋒精神往往停留在課本或者故事當中,通過實地參觀雷峰時代的物品和聽一些學雷鋒的標兵事跡,讓他們更加真實的感受到雷鋒精神是具體存在的,從而達到讓他們從小就培養學習雷鋒,從小就助人為樂的精神。(完)
?
相關鏈接:
傳遞雷鋒精神 央視報道海口首個“全民公益日”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