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10日消息(記者黃暉)春季萬物生發,油豆角、黃花菜、西紅柿等蔬菜開始頻繁出現在餐桌上。但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很多果蔬也越來越容易長芽或霉變,如果烹調方式不當、處理食用不當,有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為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海口市食藥監局發布春季食品安全消費提示,提醒廣大市民注意春季飲食,同時警惕以下8種食物。
一、不煮熟煮透導致食物中毒的食材
東北油豆角。(網絡配圖)
(一)東北油豆角
生的油豆角含有紅細胞凝集素和皂甙毒素,加熱不徹底,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四肢麻木、胃燒灼感、心慌和背痛等。此外還有頭暈、胸悶、出冷汗和畏寒等神經系統癥狀。
建議:煮熟煮透后再食用?!耙幌炊隣C四烹調”,即洗凈的豆角浸在開水中,至水再次沸騰后,煮一段時間,待豆角豆棍由支挺變為蔫弱,顏色由鮮綠變為暗綠,口感沒有豆腥味,再進行炒、煎、炸、燉等加工方式,切忌急火短時嫩炒。此外,油豆角兩頭及兩旁的絲要去除,因為這些部位的毒素含量較高。
鮮黃花菜。(網絡配圖)
?。ǘr黃花菜
鮮黃花菜,含有一種叫秋水仙堿的毒素,經腸胃吸收氧化為“二秋水仙堿”,有較大毒性。中毒癥狀為口渴、喉嚨有燒灼感、發熱、嘔吐、腹瀉、腹疼和腎衰竭,隨后伴有呼吸衰竭并引起死亡。
建議:食用前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使秋水仙堿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再行烹調,可保安全食用。
豆漿。(網絡配圖)
(三)豆漿
未煮熟燒透的豆漿不宜飲用,否則對人體有害,甚至可能引起中毒。生豆漿中含有皂甙、胰蛋白酶抑制劑和維生素A抑制劑等,對消化道黏膜有很強的刺激性,可引起充血、腫脹和出血性炎癥,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等癥狀;抑制蛋白酶致甲狀腺腫等毒副作用;妨礙膳食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降低豆漿的營養價值。
建議:通過充分浸泡、磨細、過濾、加熱等處理方式消除胰蛋白酶抑制劑的不利影響。當生的豆漿加熱到80℃~90℃時,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這是一種“假沸”現象,在出現“假沸”現象后繼續加熱3~5分鐘,使泡沫完全消失,煮熟燒透后方可安全食用。
木薯。(網絡配圖)
?。ㄋ模┠臼?/p>
木薯中可以析出游離的氫氰酸,食用未經去毒或去毒不完全的薯塊可能會引起中毒。主要臨床表現為組織缺氧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癥狀,嚴重者出現呼吸、回流中樞麻痹而死亡。
建議:先剝去內皮,反復煮沸,煮木薯的湯不能飲用?;蛘邔⒛臼硐仍谇逅薪?天,每天換清水1次,然后再切片、曬干備用或煮蒸食用。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