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義烏商人題材電視劇《雞毛飛上天》熱播,劇中義烏小商品市場第一代創業者“馮姐”也引起當地民眾熱議:這不就是當年當眾堵住縣委書記說理的馮愛倩嗎?
1980年改革開放初期,浙江義烏資源貧乏,窮得全國出名;歷經30多年,義烏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
“餓死不如打死。”近日中新網記者赴義烏采訪,義烏小商品市場第一代創業者馮愛倩在回顧發生在1982年的“農婦與縣委書記之爭”時脫口而出這句話。
這個事件也被當地媒體譽為“義烏市場的肇始”。
義烏國際商貿城 王剛 攝經商被稱為“資本主義的尾巴”
改革開放之初,商品經濟在國內逐步解凍。此時,義烏人開始提心吊膽地做起了販賣日用小商品的生意。
有5個子女的當地農婦馮愛倩就是其一。
“家里加上孩子和老母親一共8口人,我是獨生女,靠在農村掙工分根本無法支撐生活。”談起當年的情境,馮愛倩記憶猶新。有一次,她提著竹籃接連走訪了七戶鄰居,都借不到米。“那是1980年,我正好40歲。”
迫于生計問題的馮愛倩,從親戚朋友處東挪西湊了300元,到外地的百貨公司批些便宜的鈕扣、鞋帶、別針之類,拿到湖清門“偷偷”賣。第一天擺攤兒,除去成本、開支外,凈賺了6元多,馮愛倩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湖清門一帶慢慢聚集起20多個擺地攤的人,但按當時的政策,我們是不被允許的。”馮愛倩說,政府設了一個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搞自由市場經營,要被有關部門禁、阻、限、關。
那是段至今回憶起還會讓馮愛倩鼻頭一酸的日子。被工商管理部門圍追堵截、兩籮筐的貨壓得她眼冒金星、坐火車只敢半夜從小站下車再摸黑回家……而且,當時在供銷社上班的丈夫經常要被人說“你是社會主義,但你老婆是資本主義”,為此馮愛倩為了不連累家人還一度有離婚的念頭。
有一次,又有管理人員來沒收貨物,她立馬用編織袋把東西裹起來,一口氣跑了三里路,躲進一農戶家廁所中,委屈地大哭。這位樸實的農婦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賣貨掙點小錢,怎么就成了“資本主義的尾巴”?
農婦“堵”住縣委書記討說法
就在馮愛倩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時,時任浙江衢縣書記的謝高華被調任義烏任職。
那時是1982年3月,謝高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的老母親對于他要到義烏滿是心疼:“怎么會到那么窮的地方去呢?”
謝高華對義烏的第一印象也是窮,“每到大年三十,別人在家里過年,義烏人就在外面雞毛換糖。”
到任后,謝高華發現義烏人確實貧苦。當時背景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要搞經濟建設,方向是定了,但怎么搞仍不明朗。因此,謝高華對一直被批資本主義的“雞毛換糖”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直到馮愛倩“找上了門”。
“我看見謝書記進了一家理發店,就站在門口等他,別人跟我說‘要坐牢的’,我也管不了了。”這個性格直爽的農婦被玩命似的日子逼急了,嚷嚷著要找父母官“討說法”。
馮愛倩激動地向記者比劃道:“他出來后,我就問他是不是謝書記,接著一股腦地用方言講了一堆。”馮愛倩說,當時她是真急了,以至于忘了書記根本聽不懂義烏話。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同樣做小生意的攤販開始在一旁起哄助威:“你再兇一點,把事情都講清楚!”
此時,被“堵”在門口的謝高華明白了,便把馮愛倩叫進了辦公室。
“她一進門就給我遞了根‘大重九’煙,接著開始用普通話哭訴說:‘家里很窮,到城里擺攤賣小商品還要被趕來趕去,你這父母官怎么可以不管我們……’”據謝高華告訴記者,馮愛倩說著說著,就懊惱地哭了。
那天,這場對話持續了1個多小時,最后謝高華說:“你先去擺好了,我會告訴有關部門不來趕你。”這兩句話讓馮愛倩興奮地跳了起來。
義烏國際商貿城內,外商在挑選貨物 王剛 攝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開放
馮愛倩走后,謝高華立即派了個工作組,對義烏的農民生活狀況和城里的擺攤者進行調查,還開了多次研討會。
“有一次我也混進去聽了,謝書記很有魄力,說這個市場一定要辦,義烏人民太苦了!如果要處理我,我就回家賣紅薯!”聽到這話,在角落里的馮愛倩偷偷抹眼淚,一顆心也終于放下來了。
果不其然,1982年9月,義烏縣委作出決定:稠城鎮和廿三里鎮兩個小商品市場率先開放,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由此誕生。同年11月,義烏縣政府發出《通告》: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
《通告》一出,整個義烏沸騰了起來,人們奔走相告,甚至放鞭炮慶賀。而市場開放后,義烏的大街小巷擠滿了擺攤的人,攤位一直擺到縣委大院大門口,產品有上千種。
到1983年底,義烏市場攤戶增加到1050個,日均交易人數6000人,3000多種上市商品銷往國內各地。1984年初,義烏抓住時機提出“興商建市”。6年后,義烏小商品市場成交額開始躍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之首,現在更是世界小商品之都。
隨之而來的是,馮愛倩的生意越做越順手,1998年,子女接棒了馮愛倩在市場內的攤位,她則在家安度晚年。
“我和謝書記也成了老朋友,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當年的事情像場夢。”采訪中,77歲的馮愛倩精神矍鑠,說話間滿面紅光,依稀可看出當年“風采”。(完)
?
相關鏈接:
義烏某飯店廚房起火 十余名快遞小哥排隊滅火
廣州少年奔赴義烏見網友 壓歲錢失竊后餓暈街頭
浙江義烏郵路口岸首次從入境寵物飼料中檢出轉基因成分
義烏為外商拍攝新年全家福
浙江義烏市委書記談全球化:享陽光空氣 搭發展快車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