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仟金融創始人、董事長劉實在分論壇上發言。 海口日報特派記者 黃一冰 攝
金融科技行業在2016年可謂出盡風頭、紅極一時,而隨著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方式進入強監管時代,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等新概念“亂花”漸欲迷人眼。圍繞金融科技業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又該如何更好地對其利用和加以監管,3月23日,博鰲年會《金融科技(FinTech):科技,還是金融?》分論壇上,各位嘉賓就此展開了分析與觀點交鋒。
特派記者 許林
金融發展
離不開技術進步
“歷史上,金融的發展始終伴隨著技術的提升。”分論壇上,中國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表示,如今,金融科技發展的背后是深刻的技術變革,得益于數字計算成本的降低,但真正的金融科技應有益于實體經濟的發展。
馬蔚華進一步分析,金融科技對以普惠金融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將產生以下五方面影響:第一,移動支付改變了人們接觸金融的方式;第二,大數據可以通過數據的分析與概括,總結規律,對中小企業實現更好地風險管理;第三,節省成本;第四,實現跨行業、人群、國界、地區的資源配置;第五,促進資本的流通。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看來,如今金融行業已從金融電子化時代、金融信息化時代進入了金融數字化時代,即移動金融時代,“金融發展歷史伴隨著科技的進步。”
金融科技將不斷改進金融活動,金融機構若不擁抱新技術,必然被時代所淘汰。李東榮表示,如今許多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非常重視運用金融科技改進服務質量。但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資金流量與流速的顯著提升,金融行業可能面臨的沖擊與影響也不容忽視。金融科技行業應堅守風險防范的底線,審慎監管,保證監管的一致性和穿透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