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手機課堂”教學現場。林波 攝
在浙江省寧波市新城社區的一間教室里,數十個白發蒼蒼的老年人拿著一只只智能手機,戴著老花鏡認真地盯著黑板上的大屏幕,時不時喊著“老師,怎么添加微信好友”、“我的無線網絡怎么打不開”、“怎么我的相冊不能分享到朋友圈”……
這堂別開生面的教學課便是浙江寧波新推出的“老年人手機教學課程”,即寧波市千場萬人智能手機知識普及工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的功能不斷拓展,在出行、辦公、購物、支付、健康等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它帶給人們的高效便捷。當前,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已經達6.95億,占網民總數95.07%,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網民總數比例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使用臺式電腦、筆記本上網比例均呈下降態勢。
寧波市科協科普部副調研員張洪紅解釋道,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中老年人卻仍然停留在只會撥打電話、接聽電話和發短信的階段,“對于大部分智慧功能,他們既不了解也不知道怎么用,無法享受智能生活帶來的樂趣和便利。”
對此,89歲的寧波市民方天一感觸頗深。他解釋道:“年輕人到醫院看病,直接領號,而我們年紀大的人起早還要苦苦排隊,因為我們不會使用網上掛號和手機預約。”
諸如此類的遭遇,讓方天一想學智能手機的想法越來越迫切。
無獨有偶,63歲的寧波市民應雪絨發現,孩子一回家便捧著手機,“隨時隨地都在玩手機,喊她吃飯都沒個聲響;讓他們教我用手機,沒一會兒就忘記怎么用了。”
應雪絨的經歷確實是當下大部分老年人所遭遇的窘境:子女忙于工作,或在外地,鮮有時間陪伴,只能靠手機聯絡;即便子女回到身邊,有時卻抱著手機玩游戲,傷害老人感情;當下也有子女耐心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但老人回過頭又忘了如何使用。
為此,2016年5月17日,當時88歲的方天一向寧波市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到現在許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新式手機,造成生活中許多困難,“想想當年寧波市科協舉辦‘普網工程’,惠及眾多老年市民,為什么不能辦個惠民手機培訓班呢?”
而今這封信的“祈求”被寧波市科協落到了實處。
2017年3月,寧波市千場萬人智能手機知識普及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將對寧波全市1萬名45歲以上市民進行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知識1000場次的普及培訓,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和智能手機運用能力。
張洪紅表示,這個是一個暖心的工程,“在新的時代下,老年人也迫切地想融入當下,而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后,他們也可以和年輕人增進交流。”
如今,像方天一這樣的“老年手機達人”并不在少數。只見方天一掏出智能手機,打開微信,給記者看了看他的朋友圈,“也有朋友叫我不要去碰這些網絡銀行,我倒是認為,只有學會了、了解了,才能防騙。”
而在另一邊,剛剛學會制作電子相冊的應雪絨“熟門熟路”地打開手機APP,輸入照片,按下自動生成,一份泰國游玩相冊便生成了,觸碰選擇分享到微信好友,她的相冊便發到了女兒的微信中。(完)
?
?
相關鏈接:
浙江江山舉辦江郎山國際徒步大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