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棚顯科技力量。
科技力量促增收
來到該新型大棚處,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看到,三角形的大棚用鋼架和紗網搭建而成,內有攝像頭和噴灌系統,在大棚外的操作臺上輕輕一摁,大棚還可以自動升降,最高4.5米,最低1.2米。“這是一個防臺風、防蟲害、防高溫的‘三防’大棚。”洪光益介紹,蔬菜大棚上還安裝了光伏發電,除日常自用電外,還并入電網,預計每年能增收4萬至5萬元。
洪光益算了一筆賬,現在種植的苦瓜,從2月采摘至今,已有20余次,全部采摘完成后,畝產可有5000多斤,畝產值達到8000余元,減去6000元人工費、成本費,200多畝的苦瓜最終還能獲利數十萬元。他說,科技力量使得農作物抵御蟲害的能力提高,產量質量也得到提升。“瓜果的產量質量上去了,口感好了,在市場上的售價也就得到了保障,農民的收入就更高了。”
同樣因為科學種植、管理提質增效,而增加收入的還有秀英區永興鎮南島荔枝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南島荔枝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荔枝休閑農業觀光果園,千畝荔枝種植在火山巖上,“怎樣養活、養好,這都是難題,都離不開科學指導。”合作社理事長肖植玉說,每年,秀英區科學技術協會的農家專家都會到果園開展培訓,為農戶購買專業書籍,講解種植知識。
荔枝開始掛果。
“目前是保果階段,控梢是荔枝樹掛果的關鍵,每年這個時候,農技專家都會進行指導。”肖植玉透露,果園內還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養殖了土雞和蜜蜂,利用生物手段消除蟲害和果樹授粉,通過科學技術,保障荔枝的品質達到有機、無公害、綠色。品質有了保證,售價也就有了保證。“果園的荔枝已經進入了北京、上海、東北三省的大超市、大商場,而今年百果園、京東等銷售商也過來洽談,準備收購后在網上銷售,荔枝的銷路是越來越好。”
秀英區科協主席陳飛表示,該區高度重視科技興農、科技助農、科技惠農,目前已建成東山鎮統歷嶺蔬菜種植示范基地、永興鎮荔枝科普示范基地、黃皮科普示范基地、西秀鎮鴨苗科普示范基地、水產養殖科普示范基地等市級、區級科普示范基地。區科協經常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了解農民在科技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問題為導向邀請省市專家上門講課,指導農民種植蔬菜、瓜果,提高產量。同時,通過打造農業種養科普示范基地,發揮“科技抱團”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并鼓勵農戶通過現代化技術實現生產、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做大做精特色品牌農業,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村民暢享"互聯網+"時尚新生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