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專家格里高利·特羅菲姆丘克
人民網莫斯科4月26日電(華迪)“‘對接’這個單詞在俄語中的使用頻率并不高,但是自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并在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會面時最終決定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起,這個單詞的熱度開始飆升,成了專家們和各大媒體長時間討論的話題”,俄羅斯對內、對外政策和國防安全領域研究專家格里高利·特羅菲姆丘克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特羅菲姆丘克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的對接是一個命運攸關的重要決定,這標志著兩個擁有無限經濟潛力的項目在歐亞大陸上首次相遇。他說:“自‘對接’概念提出已有近兩年時間,而今,這個倡議已經進入具體落實階段。”
俄專家補充道,“今年年初,首列從中國浙江義烏市啟程的貨運列車抵達英國倫敦便是例證之一。盡管這一貨運線路服務僅僅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所帶來巨大前景的一小部分。”他指出,事實上這里體現的不僅僅是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對接,特羅菲姆丘克認為,從本質上來說,這是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構想在更高水平上的力量的聯合,因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帶一路”整體構想的組成部分。這也正是對兩年前中俄兩國元首達成共識的正常發展。此外,俄專家認為,任何一種生動的理念或觀點都不該一成不變,而是要不斷地補充、完善、提高和進步。
談到“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的成果如何時,特羅菲姆丘克說:“所有對接項目的參與者和所有沿線國家國民所獲得的實際回報證實了兩國領導人當時決策的正確性。”
他指出,如此大規模的項目不可避免地要面臨一些挑戰。而在“一帶一路”這條共同的路上,專家們研究的已經不僅僅是共同發展的各項參數,也包括所有的挑戰。比如,確實存在的挑戰之一,也是俄羅斯媒體常說的“未來自由貿易體制一體化(最終在歐亞中部形成的包括歐亞經濟聯盟和可能在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之間出現的自由貿易區)”。關于這一點,早在2015年阿斯塔納俱樂部會議上提交的《歐亞地緣經濟》報告中若干國際專家就有提及。他認為,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給出并且正在給出具體答案。
特羅菲姆丘克對記者說,5月將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屆時將對“對接”的主要參數進行研究。他說:“正如國務委員楊潔篪所說,論壇將全面總結‘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進展;共商下一階段重要合作舉措;推動國際合作,實現合作共贏”,“‘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共同受益各國一起參與的‘交響樂’”。
相關鏈接:
瑞典專家:歐盟各國和“一帶一路”合作空間大
中國移動宣布5月1日起全面下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漫游資費
“一帶一路”助力中國內陸邊疆省區內蒙古外貿猛增四成
“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中國擔當
巴基斯坦期待“一帶一路”峰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