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去扶貧夜校聽課,學到不少種養殖技術。”“政府辦的扶貧夜校傳授知識很實用,今年我家脫貧沒問題。”記者近日采訪扶貧戶,感受到他們對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滿信心。
海口市實施精準扶貧一年多來,以“高位推進、周密部署、落細落小、精準脫貧、明確責任、強化督查”的工作思路,結合各區實際和貧困戶意愿,創新模式,推動幫扶,效果顯著。尤其通過扶貧夜校的傳播,惠及千千萬萬的貧困戶。
2016年11月18日晚,為貧困戶“量身定制”的脫貧致富電視夜校正式開播,同時開通“961017”服務熱線,由各廳局負責限時解答貧困戶所咨詢的問題。至今,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已經播出38期,平均每期都超過195萬人觀看。
扶“智”:學政策學技術
“以前養殖技術掌握不到位,遇到問題就手足無措,政府辦的扶貧夜校傳授知識很實用,場場必聽,聽了扶貧夜校后,我心里有了底。”張夢瑞家住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長山村,因為家里有兩個學齡小孩,自身又缺乏種植技術和生產資金,全家人一直生活在貧困之中,紅旗鎮對張夢瑞家精準扶貧,培育好了辣椒苗和南瓜苗送給他,并手把手教種植技術,四畝地辣椒、兩畝地南瓜,長勢喜人。除發展種植業,他還養了23只羊,20只是政府幫扶送來的,3只是母羊生的崽。“以前想脫貧卻沒資金,很感謝政府,出資扶持種植養殖.”老張說。
近日,秀英區東山鎮則在夜校課外,組織全鎮貧困戶等80多人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班,邀請專家及農業技術人員走進貧困戶家里或田間地頭,面對面指導、解決難題,進一步提高貧困戶種植瓜菜、水果及養殖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讓貧困農民成為種養的行家里手。
引“智”:聽故事看典型
通過脫貧夜校節目,不少貧困戶不僅學到知識、樹立信心,而且還看到發家致富的典型案例,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并通過不斷努力學習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貧困戶盧照武來自瓊山區三門坡鎮清泉村委會石正村,是《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節目的忠實觀眾,他在學習節目內容的半年時間里,虛心討教、勤學實踐,成為可以“自立門戶”的黑山羊養殖高手,如今他不僅自己是養殖能手,還走上夜校分會場的講堂,在本村和鄰村傳授自己的養殖經驗,跟隨夜校的課程,他開始接觸和學習更多樣的產業,他現在還正在學習養蜂。“正是因為夜校提供的農科農技知識,讓我從一個門外漢成為如今靠黑山羊發家致富的行家里手,” 盧照武說,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夜校這個平臺,將自己的經驗惠及更多貧困戶,幫助他們走出貧困的“沼澤”。
三門坡鎮委書記陳發表示,這樣有著成功經驗的貧困戶走上講臺當老師,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在貧困戶的身邊產生巨大的共鳴效應,帶動更多貧困戶投入到學習技術、轉變思想的隊伍中。
?
?
?
相關鏈接:
海口云龍鎮電視夜校實招顯實效 鋪開脫貧致富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