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溝通:戰略對接持續推進
4月初,借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芬蘭的契機,中國商務部和芬蘭經濟事務與就業部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在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框架下,成立中芬創新企業合作委員會。雙方簽署了8項商業協議,涉及金融、工程承包、清潔能源、食品等領域。
如今,芬蘭經濟發展面臨困境,出臺了振興經濟的“2025發展愿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芬合作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把雙邊關系引向深入。
政策溝通位列“一帶一路”建設“五通”之首,是重要基礎和保障。在政策溝通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與“一帶一路”倡議進行戰略對接。
目前,“一帶一路”倡議已與越南的“兩廊一圈”構想、柬埔寨的“四角”戰略、印度尼西亞的“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哈薩克斯坦的“光明大道”發展戰略、俄羅斯的跨歐亞大通道建設、蒙古國的“草原之路”倡議、“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有關規劃等實現對接。
更多的戰略對接還在持續推進中。3月底,中國與澳大利亞表示同意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澳大利亞“北部大開發”計劃的對接合作。近期來華訪問的以色列、密克羅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尼泊爾等國政要均表達了對“一帶一路”的支持。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先后和沿線國家簽訂了將近50份政府之間的合作協議以及70多份和包括一些國際組織在內的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
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表示,政策溝通的目的在于增進共識,構建政府間多層次經濟戰略、宏觀政策、重大規劃等對接的良好機制,形成更為鞏固的“命運共同體”。
設施聯通:標志性工程落地開花
4月13日早上,一輛由中國制造的列車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南站始發,它以平均約110公里的時速飛奔在中國建設的肯尼亞蒙內鐵路上,于5個多小時后安全順利抵達印度洋之濱,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站。這一趟是在為6月蒙內鐵路通車試運營做聯調聯試工作。
蒙內鐵路(蒙巴薩—內羅畢鐵路)全長約480公里,是肯尼亞獨立以來修建的首條鐵路,也是肯尼亞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興建的最大基建項目。它更是中國鐵路“走出去”中首個覆蓋全產業鏈的項目,中國鐵路將資金、技術、標準、裝備和管理經驗帶到非洲。
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設施聯通包括基礎設施,比如道路、鐵路、機場、港口,也包括管道設施以及通信設施等。
在設施聯通過程中,各種政策、技術創新應運而生。
3月23日,“渝新歐”班列開行6年后成功突破1000列。這條國際鐵路大通道破解了諸多難題:針對沿途溫差大的情況,研發出15厘米厚的保溫材料,給貨物穿上“水背心”,實現了電子產品冬季常態運輸;還研發出集裝箱衛星定位跟蹤系統,解決了貨物運輸的安全問題。
截至目前,一大批標志性的聯通工程落地開花,比如像中巴經濟走廊里面包含瓜達爾港、喀喇昆侖公路二期改擴建工程、印尼的雅萬高鐵、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之間的匈塞鐵路、中國和老撾之間的中老鐵路、中俄界河黑龍江上首座跨境大橋、尼泊爾的上馬相迪A水電站等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李連成表示,這些項目的實施及所取得的重要進展,將有助于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貿易和人員交流,帶動就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