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箱起魚現場,工人們用吊機起網將活蹦亂跳的金昌魚騰空吊起。 本報記者趙慶山 攝
“起魚嘍!”5月5日清晨,伴隨著一聲悠長的吆喝,大海上的深水網箱里起出一兜兜沉甸甸的金昌魚,豐收的喜悅在大海上傳遞。
三亞老漁港確定搬遷后,市國資委下屬的三亞水產公司的老職工們面臨著改制下崗的危機,在市政府和國資委的扶持下,三亞水產公司主動求變找出路,轉產轉業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在危難之際成功逆襲闖出一條新路子。
經過十來個月的辛勞付出,12個深水網箱養殖的金昌魚從5月5日起正式上市,預計今年總產量達到80萬噸,產值近千萬元。
5日一大早,得知漁港老國企職工們養殖的金昌魚起魚的消息后,記者和市國資委的工作人員一起乘快艇來到養殖海場。這里位于西島西面海域,12個碩大的深海網箱羅列在大海上,一艘漁船靠近網箱,用吊機起網將活蹦亂跳的金昌魚騰空吊起,再倒進漁船的魚艙內,魚兒們在魚艙里跳躍著、翻滾著,濺起層層水花,真是一派豐收的景象。據了解,12個深水網箱養殖的金昌魚預計產出80萬斤,產值近千萬元,當天第一批上市的金昌魚有1萬斤,此后每天將有3萬斤金昌魚陸續起貨投放市場。
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老漁港確定搬遷后,國資委下屬的國有企業三亞水產公司面臨著生存危機,以前公司依賴碼頭鋪面租賃收入,漁港搬遷后突然“斷奶”,企業沒了收入,老職工們面臨改制下崗的難題。危難之際,三亞水產公司主動求變,提出發展水產養殖的思路,此舉得到市政府和市國資委的扶持,市政府在西島西面海域批準500畝養殖海域,國資委幫助籌措資金、監督指導,三亞水產公司的“腰桿子”硬了。
為了讓養殖向專業化發展,三亞水產公司利用周邊疍家漁民、合作社的技術優勢,合作聯營“試水”深水網箱養殖,同時從國外引進可抗12級臺風的先進網箱。2016年初6個深水網箱試養成功后,同年6月份又增加6個深水網箱,規模化養殖走上正軌。
“現在是金昌魚價格最好的時候,真是獲得大豐收。”三亞水產公司總經理劉勁告訴記者,由于養殖魚苗時做了充分策劃,養殖過程躲開臺風集中時段,上市時避開與內地海魚同時上市,還趕上三亞的休漁期,最終12個網箱的金昌魚上市時遇上賣價最好的時段,現在每斤售價十幾元,預計產量80萬斤,產值近千萬元,凈利潤200多萬元。
(原標題:三亞老國企闖出新路子 深水網箱養殖金昌魚大豐收)
?
相關鏈接:
三亞啟動全域旅游建設自查驗收機制 明確161個重點事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