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步晨和母親接受媒體采訪。 唐小晴 攝
中新網長沙5月10日電 題:“90后”大學生攜盲母求學:“帶您領略世界的繁華冷暖”
記者 唐小晴
在地處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鐵道校區,“90后”大學生吳步晨面帶微笑,向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吳步晨牽著母親走在校園。 唐小晴 攝
故事是從吳步晨十一歲開始的。那一年,吳步晨就開始獨自帶著雙目失明、體弱多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母親求學,用他自立、自強、自信的人格,撐起了這個世界上可能獨一無二的“二人之家”。
母親因病失明 花季少年勇挑重擔
吳步晨1995年10月31日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06年,其母身患腦膜瘤重病,因腦膜瘤壓迫視神經時間過長,導致視神經萎縮雙目失明,從而失去了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高額的手術費讓本就不寬裕的家一貧如洗,不堪重負的父親留下一句“我出去打工掙錢”的諾言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年僅11歲的吳步晨開始用他瘦弱的肩膀挑起照料母親的重擔。與此同時,吳步晨倍加勤奮地學習。經過幾年奮斗,吳步晨克服了同齡孩子難以想象的重重困難,終于完成了高考,并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錄取。
吳步晨說,自從母親眼睛看不見以后,原先那個無憂無慮的自己消失了。“一開始,對于做飯、種菜我完全不懂,面對生活,必須要一步步學習這些技巧。”吳步晨說。
攜母追夢求學 做家教賺生活費
選擇了夢想,母親怎么辦?想起多年來的風雨兼程,母親已經習慣了自己的照顧和陪伴,絕不能留下母親!這是吳步晨心中堅定的想法。于是,他攜母來到中南大學開始了自己不一樣的求學之路。
初到學校,吳步晨并未把自己的情況告知同學和學校。為了照顧母親,他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廉價的地下室,每天早起給母親做好早飯再匆匆趕往學校上課。中午放學后,他又去菜市場買便宜的菜給母親做飯。
吳步晨告訴記者,大二結束升大三時,因為要更換校區,他和母親不得不重新租房。期間,吳步晨一遍遍打電話詢問租金,但每一次聽到昂貴的租金又只能默默掛了電話。
“在寸土寸金的校區周邊已經找不到可以負擔得起的容身之所。我當時帶著媽媽無處安定,心里很著急,就試著將困難向輔導員反映。”吳步晨說,老師們了解自己的情況后立即和院領導反映,并為他提供了一套校內周轉房。
照顧母親之余,吳步晨還要輾轉不同地方做家教,最多的時候同時做了三份家教。雖又累又乏,但一想到房租、母親的醫藥費、買菜費、水電費,吳步晨又打起了精神。
自強勤學 活出別樣精彩
在同學和老師眼中,吳步晨臉上總是掛著樂觀的微笑,他自立、自強、自信,學習成績非常優秀。
2013年至2016年間,他先后獲得屈原獎學金、國家一等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榮譽。大學期間,他還屢獲物理、化學、數學、測繪等學科競賽獎項。
吳步晨的同學孫浩說,吳步晨學習積極主動,勤學好問,從不放棄任何一次能與老師交流學術問題的機會,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采訪中,吳步晨記得自己獲得的每一筆獎學金、助學金、補助、資助、低保、家教收入,以及曾經給予他鼓勵和幫助的點點滴滴。為了感恩,他力所能及地參加志愿服務。
吳步晨自立自強的品行得到了全校師生點贊,他先后榮獲第十一屆“芙蓉學子榜樣力量”優秀大學生自強不息獎和中南大學第七屆“自強之星”。
如今,吳步晨更是以專業排名前10%的優異成績順利保研。他說,自己給媽媽準備了一份“畢業禮物”,就是在離校前帶她去聽相聲。“以后不管去哪里學習、生活,我都會帶著媽媽,我是媽媽的眼。”(完)
?
?
相關鏈接:
海南農村教育大改觀 家門口有好學校農村娃回流求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