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產品到賣生態賣特色
著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培育訂制農業、物聯網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等新業態,促進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企對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綜合效益。
——摘自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
日前,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牙和村村民符志權又到深山里走了一趟,采集了不少新鮮野生蜂蜜。他將蜂蜜擺上農村淘寶的貨架進行網上銷售,很多省內外的消費者在網上下單,購買這種原生態品質好的“百花蜜”。而在整個白沙,今年通過電商和物流渠道賣出的蜂蜜就有3萬余斤。
自去年3月白沙全面推動電商發展以來,26.9萬筆訂單、線上交易額突破5300萬元的成績單讓這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找到了農民增收的新方式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649元,增長10.5%,電商帶動作用功不可沒。
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產業,著力發展“互聯網+農業”,這為白沙電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過去的一年里,白沙農產品已經進駐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1688等十三個電商銷售平臺,觸網企業和合作社超過70家,電商從業人員超過500人,濃厚的電商發展氛圍已在全縣鋪開?!皠摻ㄒ苿又Ц犊h城,營造電商發展氛圍,向縣城商家推廣移動支付體系,讓群眾體驗互聯網的便利?!卑咨晨h副縣長周秋平說,電商發展不能只依靠小而散的農業發展,而是要倒逼白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七山二水一分田,這是白沙地貌的真實寫照,也是白沙農業發展的桎梏。”白沙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任重坦言,白沙農產品品質優、品種多,但規模小而散、標準化程度和品牌知名度較低,亦是電商發展力爭突破的短板。
為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精神,避免單點突破只能取得短期影響,白沙接下來將會加大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力度,適度減少木薯、甘蔗種植面積,積極推廣以南藥、綠茶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并迅速擴大規模,融合電商“上行”與“下行”,打造電商生態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為電商發展注入“生命力”。
5月5日,省委書記劉賜貴在調研白沙電商產業園時說,電商既帶動農產品銷售,又讓農民了解市場需求,自覺優化品種、提高品質、提升效益。各地要重視電商對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用電商渠道推銷美麗鄉村。依托電商發展的活力,白沙將鋪開千畝南藥、萬畝茶園的打造,同時借助“白沙生態農業”的縣域農業公共商標,繼續推動縣域農業公共品牌發展戰略,將小而散的企業與產品整合抱團,補齊發展短板。
今年,白沙14個整村推進工作和3個特色小鎮建設正在鋪開,以優質生態為基礎、融合民族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也會借助電商渠道發力,推動白沙電商從“賣農產品”到“賣生態”“賣特色”的突破。
“白沙縣委縣政府將貫徹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通過發展互聯網經濟和電子商務,為農民增收拓展新渠道、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力,為供給側改革提供新嘗試?!卑咨晨h委書記張蔚蘭說。
?
相關鏈接:
??邙單蚕咨澈铀w治理基本完成 岸邊植被種植完畢?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