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逛藥店刷卡買了包香菇
社保局:醫保個賬使用不能太“任性”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謝永輝 通訊員秦紅
5月9日,長期工作、生活在柳州的玉林市退休人員楊先生來到今報反映,他在柳州市某醫保定點藥店可以刷社保卡購買香菇。在老百姓的認知當中,“香菇”是食品,什么時候成了藥品,還可以堂而皇之地刷醫保購買?
藥店確實在賣香菇
據楊先生介紹,他于5月5日來到這家藥店,原本想買藥,但經店員推薦買了一包香菇,而且是直接刷他的玉林社保卡付賬,單據顯示從個人賬戶扣款68元。他坦言,自己之前也曾在其他醫保定點藥店刷卡買過非藥品類商品。不過,他認為藥店這種行為是在違規套取國家醫保基金,而且醫保藥店擺賣食品也不應該。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這家藥店,看到店里擺放有袋裝紅棗,促銷海報上有紅棗、香菇和多類中藥。在市中心另外幾家藥店,記者也看到了紅棗等商品,其中一家還有木耳、葡萄干、銀耳等。而在記者詢問時,營業員或明示或暗示,可以刷醫保卡或社保卡購買這些商品和多類保健品。
記者將這一情況向柳州市社保局反映。社保局馬上派出工作人員專門走訪了幾家醫保定點藥店,發現確實存在個別醫保藥店售賣香菇的情況。
社保局確認未違規
經社保局工作人員核實,藥店賣的香菇以及紅棗、木耳、銀耳、葡萄干等均為中藥公司生產,有藥品生產許可證號,并沒有違反《柳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暫行辦法》(柳人社發〔2014〕109號)和協議管理中不得“擺放或兼營未取得非藥準字、非食藥監械字、非食健字、非衛消字、日用品、食品、化妝品等商品”的規定。
由于大多數人對食品、保健品及藥品的辨識能力非常有限,像香菇這樣容易混淆的藥品就更加“傻傻分不清楚”了。而且,這類藥品都在廣西醫保藥品目錄范圍之外,是自費藥品,購買時醫保卡個人賬戶不能支付,需要個人現金支付。對此,社保局工作人員要求藥店必須將這些藥品與醫保藥品分開陳列、標簽標明“自費”,以便參保人員購藥時能夠準確辨識。
“救命錢”千萬別亂用
社保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參保人,醫保卡的個人賬戶是跟隨終身、可繼承的,從長遠考慮,醫保卡里的個人賬戶其實就是每個人的“救命錢”,如果不好好管理,隨意消費甚至套現,一旦身患重大疾病急需資金時,就可能導致醫保資金短缺。大家要對醫保政策有所了解,正確使用醫保資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圖眼前一時利益違反了規定、甚至觸犯了法律。
如果醫保藥店存在將非醫保范圍內的藥品、醫療器械及材料、日用品、副食品、化妝品等套換成醫保范圍內費用,社保局在對藥店進行結算時將拒付所涉及費用,并視情節輕重予以中止定點協議、解除定點協議、取消定點資格,如屬違法則上報相關行政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社保局工作人員希望市民能夠積極向社保局舉報醫保定點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共同守護大家的醫保基金安全。舉報投訴電話:0772—2825083(柳州市社保局社保定點管理科)。
?
相關鏈接:
黑龍江嚴查騙取醫保基金違紀違法問題 追責117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