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工匠精神做優城市“里子”工程
海口創新工藝筑造“百年管廊”
“根據管廊結構特點,將其科學拆分成外墻、中隔墻、頂板等構件,在工廠進行標準化設計和生產,現場采用吊車等設備安裝,通過后澆自密實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5月16日下午,在中鐵四局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預制廠,項目相關負責人丁昌明向記者展示雙皮墻預制裝配式管廊施工工法,通過應用該新工藝,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管廊施工有望提速至少20%。
在丁昌明看來,海口引入PPP模式,因地制宜應用創新工藝,高標準高效率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打造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升級版,是立足發展實際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舉措。作為電力、通信、給排水、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不僅可以有效解決?“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和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而且對于優化城市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促進經濟增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創新引領設計先行????????
在全國率先應用施工新工藝
“我們在管廊施工過程中,探索技術創新,用工匠精神筑造管廊‘百年工程’。”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預制廠項目經理高習明介紹,海口管廊率先使用管廊內模臺車技術,使管廊模板制作周期由2天縮短為2小時,采用易安特復合材料模板替代木模板,提升混凝土澆筑質量,同時充分利用BIM技術,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協同。
高習明說,目前,海口正在推廣雙皮墻預制裝配式管廊施工工法,成為國內首批應用該新工藝的城市之一。該工藝應用在管廊施工中,可節省支模時間,大大縮短原先捆綁鋼筋、澆筑混凝土和加固時間,實現縮短工期、施工現場干凈整潔。據初步測算,預計可縮短20%左右的工期。
“我們結合海口實際,充分汲取專家智慧,對關鍵節點連接進行了精心優化,提高施工精細化和集約化水平,升級版的雙皮墻預制裝配式施工工藝,我們在全國是率先使用的。”該預制廠助理工程師姚東方介紹,施工方和同濟大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總院合作,施工方還會在現場做足尺實驗,通過嚴格的工藝試驗和理論分析,保證拼裝后的管廊安全可靠。
據了解,為了做好新工藝的應用,目前,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預制廠正在加快建設,其中生產區由一條雙皮墻自動化生產線和一條鋼筋自動化加工生產線組成,年設計生產約4萬立方疊合板預制構件,可滿足約15~17公里雙倉管廊的構件生產需求,預計今年6月中旬正式投產。
“繡花式”建管廊????????
構建城市空間開發新格局
作為全國首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海口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高質量完成43.24公里的三年國家試點建設任務。截至今年4月底,已完成管廊主體建設21.132公里,完成投資24.61億元,三年試點管廊建設任務完成近半,正逐步實現電力、通信、燃氣、供水、污水等七類管線入廊。
“扶持海口做大做優做強、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丁昌明表示,作為城市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工程,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就是對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的有效落實,通過完善地下空間開發,筑牢城市發展的“里子”,有助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家園。
海口管廊建設運營采用“PPP+EPC+全過程跟蹤審計”模式推進,其中建設期5年,運營期15年。由政府與中標社會資本方組成聯合體,設立了PPP項目公司,負責PPP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實現政府與社會資本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海口市管廊試點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第三批PPP示范項目。
“優化規劃布局,盤活城市發展空間,?構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新格局。”近日通過專家評審并公示的《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明確,海口至2030年將建成222.1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分近期、遠期和遠景(展望)進行。
據悉,正是因為推廣包括管廊工程在內的PPP模式成效明顯、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海口近日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并享受由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組織實施的在PPP項目以獎代補政策評審時予以優先支持等多項明確激勵措施。
記者曹馬志
(海口網5月17日訊)
?
?
相關鏈接:
大國工匠需要系統培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