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西城樓房小區試點垃圾分揀員
垃圾分類指導員戴著綠袖標每天翻揀兩個小時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今年年底,新街口街道的99個樓房小區將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據悉,這些小區將全部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總數超過600人。指導員不僅負責宣傳引導,還要親自下手“二次分揀”垃圾,彌補居民源頭分類不到位、投放不準確等問題,提高廚余垃圾“純度”。到2018年,垃圾分類指導員制度將擴展至西城區全部457個樓房小區。
現場
分揀員戴手套拿鉤子
每天翻垃圾桶兩小時
昨天,北青報記者來到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師樓小區,這是北京最早開展垃圾分類的居民小區。每天早上7點至9點,五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會在這15組分類垃圾桶前來回轉悠,指導居民準確投放分類垃圾,同時還要親自下手,對投錯桶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
張靜媛是大乘巷教師樓小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她戴著寫有“指導員”字樣的綠袖標,手上戴著粉色手套,拿著半米多長的“鐵鉤子”,熟練地翻揀著廚余垃圾桶,把混雜在其中的餐巾紙、廢瓶子揀出來,扔到可回收物桶里,用來裝垃圾的塑料袋則扔到其他垃圾桶里。
垃圾二次分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廚余垃圾的“純凈率”,盡可能地把混雜其中的其他垃圾分揀出去。在張靜媛上崗的時間段里,廚余垃圾運輸車會停放到小區門口,及時清運。
北青報記者獲悉,今年年底,新街口街道的99個樓房小區,將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這也意味著,這些小區將全部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總數超過600人。通過他們的努力,垃圾分類效果將會提升。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