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武陵山連片特困區包括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交界地區的11個地(市、州)、71個縣(市、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于一體。片區雖然分屬三省一市,但是山同脈、水同源、樹同根、人同宗、民同俗,本來就是“一家人”。這也意味跨省交界面大、少數民族聚集多、貧困人口分布廣,貧困程度深。國家民委作為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的牽頭單位,積極發揮溝通、協調、指導、推動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片區脫貧攻堅的統籌,也探索出了一條片區扶貧開發的新路。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片區扶貧的新探索——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紀實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5-21 15:53

      【脫貧攻堅決戰2020】

      光明日報記者?周官正

      武陵山連片特困區包括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交界地區的11個地(市、州)、71個縣(市、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于一體。片區雖然分屬三省一市,但是山同脈、水同源、樹同根、人同宗、民同俗,本來就是“一家人”。這也意味跨省交界面大、少數民族聚集多、貧困人口分布廣,貧困程度深。國家民委作為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的牽頭單位,積極發揮溝通、協調、指導、推動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片區脫貧攻堅的統籌,也探索出了一條片區扶貧開發的新路。

    俯瞰湖南吉首坪朗村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湖北恩施的茶農在有機茶園采茶。

    湖南吉首的少數民族特色產品。

    阮成江教授的科研團隊在檢查油茶樹。

    湖南湘西的乾州古城。

    特色苗繡致富。

      不一樣的掛職干部

      為了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建立區域內省際、縣際協作機制,國家實施了一項重要的扶貧工作制度——片區聯系工作機制。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14個片區聯系機制,即由1~2個國家部委定點聯系1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該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各項工作。多年來,國家部委發揮著牽頭單位的協調作用,多方協作、共同努力,推動片區脫貧攻堅。

      2012年年初,國家民委黨組召開會議,決定從國家民委機關、委屬6所高等院校及文化事業單位,選拔選派司處級干部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前往武陵山片區擔任“聯絡員”。至今已有244名優秀干部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負著調查研究、溝通協調、反映情況的“三項職責”,扎根這片熱土,因地制宜,為片區的貧困老百姓揮灑著汗水。

      在貴州省玉屏縣,油茶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名片,也是鄉親們脫貧奔小康的希望。一棵結果多的油茶樹,便是農家孩子上學的搖錢樹。但是以前的油茶樹油含量低,老百姓望樹興嘆。因此,如何確保油茶的穩產、高產,成了玉屏縣脫貧攻堅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2014年4月9日,國家民委派出大連民族大學阮成江教授帶領的油茶科研團隊奔赴玉屏縣,實地采樣、分析數據,在上百個品種中“海選”出適合在當地大面積推廣的油茶品種。3年里,阮成江每年在大連和玉屏間往返10余次,團隊先后88人次深入玉屏進行科技攻關。玉屏油茶再次迎來了春天。

      “我家的老茶林,每畝地只能產油3公斤,經阮教授改造后的新茶林,一畝地最高產油50公斤。”站在茶林邊,玉屏縣朱家場鎮魚塘村的姚元明樂呵呵地算著賬。

      “每公斤茶油能賣到80元,一戶農民種植5畝以上油茶樹,就能實現精準脫貧和長期脫貧。油茶樹盛果期可達70到80年,一代脫貧可福及子孫幾代人。”玉屏縣縣長楊德振表示,國家民委派駐玉屏的聯絡員,找準了他們在脫貧攻堅中的精準扶貧發力點。

      這些向聯系片區派駐的聯絡員,有效促進了地方政府與國家部委之間的溝通與對接,為國家對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精準施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族團結促旅游

      武陵山片區少數民族人口占到片區總人口的40%,其自然風貌、資源稟賦、文化傳統皆富有特色,片區中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極具發展潛力。“十二五”期間,中央和省級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共安排專項資金5億多元,同時吸引、帶動各類資金,共同支持片區特色村寨建設。很多藏在武陵山腹地無人知曉的寨子,驚艷亮相于世人面前。特色村寨建設在保護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又為鄉親們帶來了收入。目前,武陵山片區已經有140個國家民委命名掛牌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覆蓋苗、土家、瑤、侗、仡佬等少數民族。

      文化搭臺,旅游唱戲。重慶市黔江區小南海鎮的新建村,緊鄰小南海4A級景區。該村分布著13個原始古樸的土家山寨——土家十三寨。在國家民委的支持下,小南海鎮政府嚴格保護古村寨,合理規劃,挖掘民俗文化,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內涵,成功打造了“山歌發源地”“土家體育競技場”等山寨特色大院。同時鼓勵發展古村落民宿,在不改變原吊腳樓風貌的基礎上改造民宿,共帶動40余戶貧困戶脫貧增收。2016年該村吸引游客達30萬余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600萬余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90元,實現“整村脫貧”的目標。

      有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就有了“魂”。打糍粑、跳儺戲、唱山歌……每逢節假日,小南海鎮的特色民俗文化,讓原本已經習慣“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游客流連忘返,大喊過癮。

      作為我國最大的跨省市少數民族聚居區,武陵山片區各民族群眾守望相助、團結一心,將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持續走向深入。在發展中增進團結、在團結中加快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為脫貧攻堅蓄足了后勁。

      特有的高校“智慧”

      自2012年以來,國家民委所屬6所高校發揮智力、學科優勢,通過派駐聯絡員、加大資金幫扶、開展調查研究、科技服務、人才培訓等方式助力武陵山片區加快發展。開展教育幫扶是國家民委所屬高校與武陵山片區合作的重點之一,6所院校招生計劃向武陵山片區傾斜,僅2015年在片區就安排招生計劃4534人,加上往年招收的學生,相當于為武陵山片區辦了一所大學。

      “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可以從任意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進入質量追溯系統。”湖北省鶴峰縣騎龍茶廠董事長郭國講道。這個“有機硒茶質量管理與追溯智能系統”由中南民族大學支持開發,茶基地里安裝著360度旋轉的攝像頭,實時傳輸茶園溫度、濕度、光照、空氣質量的物聯網檢測設備,用手機掃描茶葉包裝上的二維碼,可以隨時通過視頻查看茶園及生產車間的實景,追溯單袋產品的生產田塊、采摘農戶和加工時間。

      “我家已經通過有機認證的3畝茶園,每畝預計可收入1.5萬元。過去一畝茶園能賣到5000元錢就不錯了。”茶農陳國清很開心。

      如今,在武陵山片區,西北民族大學與吉首大學共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基地,實現了校際之間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的合作;北方民族大學與邵陽學院簽署合作共建框架協議,援建移動通訊綜合實驗室,共建武陵山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湘西南民族文化研究基地。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校地合作平臺的建立,在民族院校和武陵山片區之間架起了溝通協作的橋梁,促進了智力成果與資源的轉化,增強了武陵山片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國家民委在牽頭聯系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工作中,著眼民族工作新思路、新探索,著力從片區的多民族優勢中挖掘脫貧攻堅的動力,激發片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找準片區扶貧工作的“痛點”,對“痛點”進行“精準用藥”、“靶向治療”,讓武陵山片區的脫貧攻堅工作在14個特困片區中有了先導性和示范性。

      (本版作品選自光明圖片?攝影:周官正)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21日?11版)

    ?

    相關鏈接:

    海口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巡講暨扶貧綜合素質培訓會
    貧瘠土地開出希望之花——駐村扶貧干部群像掃描
    海口東山鎮舉行扶貧專場招聘會 900多個崗位“上線”
    瓊中旅游扶貧助村民端起金飯碗 村民感慨:我嫁給的“苦日子”變甜了
    秀英永興扶貧搭上電商“快車” 35戶貧困戶開起微店當老板

    ?

    相關鏈接:
    秀英永興扶貧搭上電商“快車” 35戶貧困戶開起微店當老板
    瓊中旅游扶貧助村民端起金飯碗 村民感慨:我嫁給的“苦日子”變甜了
    貧瘠土地開出希望之花——駐村扶貧干部群像掃描
    海口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巡講暨扶貧綜合素質培訓會
    海口東山鎮舉行扶貧專場招聘會 900多個崗位“上線”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徐皓]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