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南極條約協商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國正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南極事務。中國的南極考察歷史僅有短短的33年,但這33年來,我國向極地考察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
1984年,中國首支南極洲考察隊成立。隊長郭琨率領考察隊員奔赴南極,僅用40天就建成長城站。此后,我國相繼建成了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如今,第五個中國考察站也已經在羅斯海地區完成規劃選址,即將開建。
2017年1月8日,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成功降落南極冰蓋之巔,我國南極科考的“航空時代”由此來臨。“雪鷹601”“雪龍號”科學考察船和4大考察站將中國在南極的科考空間大大拓展,極地-海洋觀測系統平臺初步形成,正如第33次中國南極科考領隊孫波所言,“中國極地考察進入了海陸空立體化協同考察的新紀元”。
33年來,我國在南極科考中初步建立了一支門類齊全、體系完備的科研隊伍,組建了一批重點實驗室。目前,我國南極陸基考察在國際科學刊物發表論文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回收隕石12000多塊,位居世界第三。
據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介紹,目前,我國已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簽訂了有關南極合作的雙邊協定或備忘錄,積極踐行《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等相關國際公約要求,注重環境管理,保護南極環境。
目前,中國已在有40多個國家參與的南極條約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和作用。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加快建立覆蓋包含南北極在內的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構建國際合作平臺,大力推動極地考察向更深程度、更廣范圍、更高層次邁進。(記者楊舒)
?
?
?
?
相關鏈接:
海口公交平臺將推預約功能 市民可“預約”公交車
海口啟動交通秩序“百日攻堅” 讓文明出行成常態
推廣微型消防站建設 海口消防開展滅火救援演練
海口一貨車進行內罐滾漆時1人中毒死亡 3人受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