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絲路,連通東西方,跨越古與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其中,創新之路的意義在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發展數字經濟,將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社會發展向更加高效、智能、人性化方向轉型,必將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移動互聯——數字經濟邁入大數據時代
綜合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指標,可以發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存在明顯不均衡性,其中既有像以色列、愛沙尼亞、新加坡這樣數字化水平處于全球前列的國家,也有很多國家仍處于不發達之列。
近十多年來,一些國家通過制訂高瞻遠矚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包括中國、印度、阿聯酋、以色列、波蘭等,在數字基礎設施、電子商務、網絡治理等各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增長速度明顯超過發達國家,日益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和活力。
移動寬帶是物聯網、自動駕駛和智能制造等經濟活動的基礎,代表著新一輪數字經濟智能基礎設施的發展,其滲透水平最能反映一個經濟體的數字經濟基礎。近年來,移動互聯網賦能個人消費者,使全球化、大規模的協作成為可能,并直接促生了所謂的“大數據洪流”,數字經濟發展邁入大數據時代。從全球看,這一指標從2011年不足20%達到2016年的近50%,發展速度驚人。
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滲透根本改變了企業的商業模式和個人的生活、消費方式。最為引人注目的有基于用戶廣泛參與的共享經濟的興起、工作場景多元化和設備智能化,驅動各國電子商務出現新一輪井噴式的發展。這集中反映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子商務發展指標上。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構建的“B2C電子商務發展”指標由開展B2C電商所需的互聯網用戶普及率、使用信用卡支付份額、物流水平和安全服務器等指標復合形成,反映出開展消費端的電子商務的便捷度。從這一指標值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平均值為49.0%,略高于世界平均的47.2%。
結合近年來數字經濟的增長速度指標,可以發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表現的不均衡特征。部分基礎相對較好的國家,如馬來西亞、羅馬尼亞、中國等增長數據表現亮麗,數字經濟發展增長速度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以預期這些國家在未來5年中會脫穎而出,升至更高的發展水平。但另外一些基礎薄弱的國家,其增長水平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值得關注。
中企出海——共享數字時代發展良機
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七項核心基礎設施領域(公用事業、交通、電信、社會、建設、能源和環境)的項目與交易額約4940億美元。僅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合計29.5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14.4%,較去年同期上升5.4個百分點。“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關注焦點。
除了基礎設施的合作共建,科技、商貿、文化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頭戲。隨著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具備全球化視野和過硬實力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迸發出“揚帆出海”的強烈意愿。
從能力看,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鍛造了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互聯網企業。其運營和創新能力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模仿階段,涌現出了很多極具國際競爭力的本土創新產品和服務,如超級程序、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
從意愿看,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拓展國際市場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必然選擇。“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攜本土創新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共建共享數字經濟紅利指明了方向。地緣和文化接近性也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向往之地。
應該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大量未獲得充分優化配置的要素稟賦,也迫切需要互聯網紅利來提高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通過大規模的投資來增加就業,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
阿里巴巴、華為、美圖等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企業。
以阿里巴巴為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其戰略發展重點,公司計劃建立若干數字自由貿易區,打造全球化的“數字絲綢之路”。為實現這一目標,阿里巴巴從電子商務、支付手段和物流等多方入手,致力于將中國國內成熟的電商環境移植到相關國家中。
2014年,阿里巴巴以2.49億美元投資新加坡郵政。菜鳥物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了17個海外倉。2016年,又以10億美元收購東南亞最大電商Lazada,創下阿里巴巴海外投資的單筆記錄。螞蟻金服投資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Ascend Money,又對印度版“支付寶”Paytm進行了投資,用戶規模超過2.15億。
借助于電子商務帶來的龐大用戶和相關數據,阿里巴巴還在積極通過阿里云在香港、新加坡、中東、歐洲等地建設數據中心,在全球設立14個地域節點,自主研發的大規模計算操作系統“飛天”也一同“出海”,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
阿里巴巴只是中國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字經濟建設的一個縮影。華為、中興、烽火、小米和美圖等一大批中國企業已經紛至沓來。
截至目前,華為海外收入占比已超過70%,中興海外收入占比達到50%,中國電信系統設備廠商的全球競爭力,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華為為例,“六七年前,保加利亞沒人知道華為,如今它已經家喻戶曉,不僅因為華為手機流行,更因為華為帶來的網絡設備和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華為保加利亞公司高級客戶經理奧雷里奧·加里奇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在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并不鮮見,中國企業正在身體力行幫助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和升級,“中國智造”的名片也叫得越來越響亮。
智能終端也是“中國智造”的一個主要優勢領域。雖然蘋果和三星依然領跑全球市場,但市場份額加起來只有1/3。2016年,中國企業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占比超過50%,在全球前十大手機企業中,中國品牌已占據七席。
伴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手機應用也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嶄露頭角的新領域。以美圖秀秀為例,專門為印度用戶打造的自拍應用“美顏相機”在印度谷歌應用市場2016年度最流行應用領域占據榜首。2017年初,美圖秀秀因手繪自拍在海外走紅,登上了俄羅斯等8個國家和地區手機免費應用總榜榜首,躋身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手機免費應用總榜前十。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軟件業實現出口519億美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2015年提高4.1個百分點。駐云、網久、大疆創新、每日瑜伽等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都受益于此。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實踐,把最新的技術創新和模式應用帶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當地政府、企業和民眾形成了良好互動,為沿線國家發展數字經濟,改善經濟增長模式做出了貢獻,這也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最好實踐。
數字變革——彌合數字鴻溝新機遇
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在奮力發展,正在發生的數字經濟變革是不容錯過的發展機遇。歐美發達國家都先后制訂了各自的國家數字化戰略,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許多可供借鑒的經驗。一些國際組織如經合組織、世界經濟論壇高度重視數字經濟議程,每年出臺這一領域全球發展報告。
面對現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面臨多重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可以歸結為如何創造一種有利于數字創新和創業環境,從而彌合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鴻溝。
加大預算,鼓勵競爭,擴大數源。政府需要加大數字化預算比例,通過加強對數字化及各類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鼓勵信息通信行業的競爭,擴大可利用的數據源。一些自身財力不足的國家,可以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共建平臺,通過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樣的區域性機構合作,加快發展。
區域合作,鼓勵投資,產業共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對等開放,鼓勵國外投資和國內中小型數字科技企業的發展,融入全球產業鏈。鼓勵開展數字化投資的外資企業進入,無論是著眼于數字基礎設施,還是數字化商業應用。國內企業通過融入全球產業鏈,可以獲得先進國家技術成果的轉移,提升全球競爭力。對此,政府可以通過研發稅收減免,出口退稅、加速折舊等方式予以支持。
數字轉型,模式創新,跨界融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鼓勵傳統企業對數字技術商業化的投資,尤其是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方面,以廣泛應用迅速帶動商業模式創新、跨界融合、數字經濟發展。近年來,很多新興市場國家之所以取得了快速發展,正在于鼓勵本土企業借鑒吸收國外成熟的數字化商業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本土化創新。以應用帶動技術的引進和發展,是后發國家實現趕超的重要路徑。
以人為本,數字教育,提升素養。數字人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競爭力源泉,通過加強數字化教育,提升全民數字化素養,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極為迫切的任務。要想跟上時代的腳步,需要盡快將數字化教育融入中小學教育之中,讓學生有機會較早地接觸計算機、互聯網,以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針對成人,政府應該鼓勵數字培訓機構的發展,以及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人才在職培訓。
“一帶一路”倡議目標遠大,愿景宏偉,將為相關國家建立全新的合作關系和共享平臺,為各國迎接數字時代挑戰,推進發展數字經濟創新,實現共贏互利提供了歷史性機遇。(王振 趙付春 王瀅波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
?
相關鏈接:
湖南寧鄉縣園林局原局長鄭澤良被雙開 私人建房也報銷
私人飛機在百慕大三角失聯 殘骸尋獲人員生死未卜
私人博物館路在何方? 參觀須購票有人拔腿就走
私人影吧未成年人進出無人問 打擦邊球成監管真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