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下“繡花”功夫對癥整治民生難點——
央視《新聞聯播》點贊海口城市更新
央視6月5日晚《新聞聯播》視頻截圖。
海口網6月6日消息(見習記者陳昌波)5日晚,央視《新聞聯播》以《海口:下“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為題報道,點贊海口圍繞群眾反映突出的民生難點,下“繡花”功夫對癥整治,整體提升城市風貌和管理水平。
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梯田風光秀美。記者石中華 攝
央視報道稱,在海口,以往一到雨季,12345市民熱線有三分之一反映的都是內澇積水。當地政府下決心,對全市近千個居民小區、重點路段的地下管網進行排查。
海口市市政管理局負責人接受央視采訪時說,“我們以往建設的管網標準偏低,排水管管徑過小,另外部分區域排水管網并沒有做到徹底聯通。”
為了搞清楚看不見的地下管網,排查人員走進小區,一個一個井蓋打開檢查。一些比較復雜的情況,工程師還要變身蛙人,鉆進管道,并借助水下機器人幫忙探路。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負責人接受采訪時介紹:“我們就是從污水排出口這個位置順著往上摸排。”
“病根”找到了,關鍵怎么治?海口市從規劃入手,請來國內外專家把脈,拿出“一攬子”方案建設海綿城市。從去年10月開始,海口按照規劃,從最容易積水的農墾路“開刀”,重點對其地下管道進行疏通、擴容,對易澇的長濱路路面進行海綿化改造。海口市市政管理局負責人談到,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手段,利用自然的力量,從源頭上實現雨水的就地消納與利用。
近半個月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海口市示范路段同樣降雨量積水消退時間縮短一半。
像治理內澇一樣,海口在去年啟動的城市更新行動中,梳理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等七大方面的不足,展開系統治理。去年下半年,美舍河內河生態修復項目率先啟動,在四個多月時間里找到所有直排污水的源頭,就連陽臺上洗衣機排水管錯接到雨水管的也不放過。目前,美舍河一期工程的五個示范段已經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已經啟動。
?
相關鏈接:
央視《朝聞天下》點贊海口"守坑叔" 您在哪?全城熱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