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課題從安全、綠色、高效三大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煤炭科學產能綜合評價體系,提出了科學產能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路線圖,成為衡量煤炭企業科學化開采水平的重要標準和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路徑,也是國家制定煤炭行業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
6月4日,2017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排行榜在京發布,神華、中煤、山西煤化三家煤炭集團所屬煤礦包攬了榜單前十名。其中,神華集團旗下的補連塔礦、榆家梁礦、錦界煤礦、上灣煤礦、布爾臺礦位列前五名。從參評的406家煤企情況看,85%的礦井符合科學產能的要求。
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1萬座礦井,煤炭產能約占全球半壁江山。作為今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去產能”任重道遠。在此背景下,這份以“科學產能”為關鍵詞的榜單,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如何準確界定煤炭科學產能?這份榜單又透露出什么樣的信號?
煤炭產能優劣有了新標準
“當前,我國煤炭產業去產能、轉型升級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但去產能不是不要產能,而是發展先進產能、淘汰落后產能。那么什么是先進產能?這就需要有界定、有標準?!敝袊こ淘涸菏?、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表示,煤炭科學產能方面的研究課題就是要對此作出回答。
據悉,謝和平團隊從2010年開始提出并運用科學產能來定量表述煤炭行業科學開采的水平和能力,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煤炭先進產能測評標準、門檻及計算方法。此次發布的煤企科學產能排行榜,正是其主持的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課題“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采技術與戰略研究”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點基金項目“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評測研究”的成果之一。
謝和平表示,作為重點咨詢課題和基金項目,既要為政府提供咨詢和政策建議,更要能引導、促進行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此,課題組對研究成果進行了更深化、系統的研究,提出了以科學產能排行榜的形式促進煤炭業科學發展。
據介紹,煤炭科學產能從安全、綠色、高效三大方面確定了生產安全、職業健康、節能環保、回收利用、資源節約、機械化程度、生產效率等7個一級指標,并進一步細化形成了百萬噸死亡率、原煤生產綜合能耗、采區回采率等14個二級指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煤炭科學產能綜合評價體系,提出了科學產能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路線圖。
“目前,煤炭科學產能已成為衡量煤炭企業科學化開采水平的重要標準和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路徑,也是當前煤炭先進產能的核心內涵,是國家制定煤炭行業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敝袊禾靠乒ぜ瘓F董事長、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院長王金華說。
煤炭科學產能比重提高
“煤炭企業科學產能排行榜今年是第二次發布。與首次發布不同,參加測評的煤礦企業數量已從去年的105家大幅增加到今年的406家,樣本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闭n題組成員、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院長申寶宏表示,上述煤企合計生產能力12.3億噸,2015年產量約占全國煤炭產量的28.67%。
據悉,課題組從去年8月啟動科學產能調查,數據主要來源于課題組直接向煤炭企業發函、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行業協調部及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調查樣本涵蓋了194家晉陜內蒙古寧甘區礦井、156家華東區礦井、43家華南區礦井、12家新青區礦井和1家東北區礦井。
“綜合來看,有347家煤礦進入了科學產能范圍,占評測礦井總數的比例為85.47%。其中,生產安全程度總體最好,綠色程度次之,而生產效率則根據資源開采條件呈現較大程度的分化?!鄙陮毢暾f。
謝和平表示,煤炭科學產能指標數據跟煤炭資源賦存條件和礦井管理水平有很大關系,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得分較高,五大產煤區中晉陜內蒙古寧甘區得分最高;從井型結構來看,千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得分明顯高于中小型煤礦,充分反映了淘汰落后產能的技術方向;神華集團下屬煤礦普遍分數較高,不僅代表了我國的先進水平,甚至在世界上也處于領先位置。
專家表示,與首次評測相比,2017年度參評礦井在安全與綠色得分上都有所提升,但生產效率出現下降,除比較樣本數擴大的影響因素外,限產因素或是一個重要方面。
“今年參評礦井的科學產能總體得分及占比均有所提高,表明煤炭企業科學產能的比重在逐步提高,社會認知度、認可度也在逐步提高?!敝x和平說。
促進煤企走綠色開采之路
“煤炭科學產能體系不僅可以作為今后新建礦井準入及煤礦關停并轉的依據,更要引導、促進和倒逼煤炭企業自我革命,走上綠色開采與潔凈利用的道路?!敝袊こ淘涸菏?、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王安說。
他表示,科學產能是煤炭企業實現科學開采、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先進產能的有效技術手段和方法,尤其在當前煤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科學產能大有可為。
謝和平指出,當前必須客觀認識我國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化潛力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能的發展空間,合理預測和布局不同能源生產和消費規模,既要避免嚴重過剩,又必須避免短期供應緊缺。在這個過程中,煤炭科學產能理論體系將逐步成為指引煤炭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工具。
按照《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我國將化解淘汰過剩落后產能8億噸/年左右,通過減量置換和優化布局增加先進產能5億噸/年左右,到2020年,煤炭產量39億噸;同時,煤炭生產開發進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企業產量占60%以上。
“煤炭科學產能要以科技創新為基礎,不僅是技術上的科學化,更要體現在管理上的科學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副會長梁嘉琨表示,下一步,煤炭行業要大力推進科學能力建設,真正構建起安全、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煤炭工業體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顧 陽)
?
?
?
相關鏈接:
國家發改委:中國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攻堅成效顯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