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戴著頭盔、騎著電動車,馳騁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交通洪流中,把一份份熱氣騰騰的餐品準時送到客戶手中。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外賣騎手的“江湖”:爬樓快活地圖 7部手機輪流用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6-13 09:30

      戴著頭盔、騎著電動車,馳騁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交通洪流中,把一份份熱氣騰騰的餐品準時送到客戶手中。

      如今,在各大城市的街巷樓宇,這樣的場景已經司空見慣。

      智能訂餐軟件和外賣配送業務的迅速發展,催生出新的職業——外賣騎手。數據顯示,我國的外賣騎手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人。

      他們中有的“武”藝超群,練就“活地圖”的本領;有的靠“獨門秘籍”,實現賺錢買房的夢想。而當他們與現實生活短兵相接,表現出的勇氣和韌性更讓人刮目相看。

    北京的夜晚,外賣騎手張天君騎行在送外賣的路上。

      “金牌騎手”

      2016年5月至今年5月,送餐騎行累計超過3.4萬公里,幾乎可繞地球一圈。這是美團外賣上海市松江區開元站“金牌騎手”郭超的騎行成績單。

      郭超每天要“跑”100公里以上,每月送餐量在1700單左右,去年最瘋狂的一次是上海大暴雨,“當天點外賣的人特別多,從早晨一直跑到夜里11點。”那一天,他送出了128單,“跑”了200多公里路,這一公司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我一直都是‘跑’得最快的那個人。”他自豪地對記者說。而速度的保持正是源于他對時間的精準把握和跑單前的充分準備。

      “我3分鐘就能爬19層樓,6層以內都是徒步爬樓,從不坐電梯。”他解釋說,送餐常常趕在中午,正是電梯使用高峰,乘坐一趟要5分鐘左右,而這在他看來“不夠高效”,“相同的時間,爬樓能送完3單,坐電梯可能一趟都送不完。”

      郭超在送餐途中還有許多節省時間的小“秘籍”。

      “記熟小區和寫字樓,每次送餐都規劃好路線,從不走冤枉路。”很多騎手迷路的時候都會找郭超,他被同事笑稱為“活地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郭超很明白這個道理,他每月花在升級裝備上的錢相當于薪水的四成。

      據他介紹,他共有7部手機和7部電瓶車,每部手機都會提前充滿電,輪換使用;每輛車都會重新改裝,配備兩個電瓶和專用輪胎,為節省換車時間,他甚至在站點附近租了個地下車庫。“每輛車的續航能力200多公里,跑遠單特別合適。”

      去年郭超的月薪在1.5萬元左右。

      接單達人

      2016年5月至今年5月,總單量16328單,日均送單量70單,這是北京市酒仙橋站點的外賣騎手張天君的工作成績單,他被同事封為“單量王”。

      “去年我跑單攢了17萬元,實現了在老家買房的夢想。”張天君笑道。

      不過,高薪的背后,浸透著的都是汗水。

      張天君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勤奮,每天早晨6點半推車出門,到早晨8點半,大多數騎手還一單都沒送,他就已經送出了7~8單;夏日炎炎,碰上用戶家住高層,電梯壞了,他就生生爬了21層樓把餐送到;去年北京暴雨,電動車意外進水無法騎行,他更是跑了將近2公里,送完訂單。

      張天君喜歡極端天氣,喜歡接剩單、遠單,這也是他保持高單量的秘訣。“一天的派單量大概47單左右,多出來的單都是別人嫌遠不要的。遇到極端天氣,剩單會更多。”最遠的一單,他騎行了8公里。

      外賣騎手常常遭遇“奇葩”要求或者不理解。比如送餐時,客戶讓騎手順便代買東西;比如,因為天氣或者路況等原因被客戶電話投訴……面對這些,張天君最常做的就是,一遍遍打電話溝通,一次次在樓宇間奔跑。有一次,顧客中途更改送餐地址,為了不超時,張天君只好打車去給顧客送餐,車費20余元,而他送出一單的收入只有6塊錢。

      “祝您用餐愉快。”把餐品交到客戶手中后,張天君總是一邊鞠躬一邊面帶笑容地這樣說。去年春節,張天君送出了1800多單,其中1065單是五星好評。

      為愛打拼

      外賣騎手的故事不僅由汗水和勤奮寫就,愛情的甜蜜悵惘、家庭的守望期盼,為他們的“江湖故事”增添了更生動的注腳。

      昆明火車北站的騎手金玉龍和常鳳是一對情侶。愛情的力量讓金玉龍心生斗志,通過努力他從騎手做到了副站長。而彼此在工作中的相望、相守,讓他更相信了那句情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郭超的情感生活并不如意,30歲的他獨自拉扯著兒子。工作繁忙,他把孩子留在了山東老家,每3個月回去一趟陪兒子。短暫相聚后,離別多在半夜,郭超不忍心看兒子眼中的不舍。發動車子時,發現兒子早已把平時不舍得吃的零食堆滿后座,眼淚忍不住地滾落。“我要拼盡全力給他營造好的環境。”

      張天君上個月剛搬了家,為節省開支,他從每月1200元的單間,換到了現在每月500元的平房。“現在是淡季,一個月能掙1萬多元,但平時開銷大,我想多省點錢。”他說,每天吃飯只花20塊錢,一個月工資能攢下7000多元。

      省下的錢他想全部留給兩個女兒。“每次她們打電話叫爸爸,我就感覺特別幸福。我想有錢了把她們都送到城里上學。”他期盼。

      深圳的外賣騎手盧錦閱去年在送外賣的路上與兇手互博,成功解救了一名女子。見義勇為后,公司經理曾要提拔他當站長,思索再三,他婉拒了。他坦言,雖然當站長職業前景更明朗,但是站長工資比較固定,沒有騎手多,“我現在照顧家庭需要錢。”前兩天,他剛給老父親匯去了1000元。

      “父母經常叮囑我注意安全。我想對他們說,兒子長大了,肩膀硬了,能扛起家了。希望他們能過得好點。”盧錦閱談起了自己的愿望。

    ?

    ?

    相關鏈接:

    外賣小哥從業亂象:會騎車就行 沒健康證也上崗
    海南加強外賣平臺專項治理 探索制定網絡訂餐監管辦法
    外賣平臺導致垃圾增加,有多少道理?
    點外賣更放心 上海食藥監局與訂餐平臺共享數據

    ?

    相關鏈接:
    點外賣更放心 上海食藥監局與訂餐平臺共享數據
    外賣平臺導致垃圾增加,有多少道理?
    海南加強外賣平臺專項治理 探索制定網絡訂餐監管辦法
    外賣小哥從業亂象:會騎車就行 沒健康證也上崗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趙航]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