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總統馬克龍所在的以共和國前進黨為首的聯合陣營得票率為32.2%,大幅領先其他政黨陣營,有望獲得國民議會絕對多數席位。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被稱為總統大選的“第三輪投票”,選舉出的新議會格局將影響未來五年法國政府的執政方向。因此,這次“大考”對新任總統馬克龍來說至關重要。分析認為,馬克龍之所以能夠贏得此次國民議會選舉,是得益于內因與外因的雙重推動。
從內因方面看,馬克龍上任一個月以來表現不俗,從內政到外交均交出了令法國人滿意的答卷,比如改革勞動法、制定反腐新法、出席北約峰會等等。
而從外因方面看,首先,傳統左右翼政黨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等在大選失利后各自為戰、自顧不暇;其次,近一年內頻繁的選舉活動主要造成了選民的“民主疲勞”,使選民放棄投票率“飆升”至51.4%,另一方面,民眾也迫切盼望著新政府能夠帶來變革;最后,法國自今年7月起禁止國民議會議員兼任其他通過選舉獲得的職務(比如市長等),導致一些卸任議員沒有參與這次選舉,對參選新人眾多的馬克龍陣營非常有利。
議會選舉的勝利將有利于新政府推行改革法國的施政主張,提高改革效率。馬克龍的施政方針主要體現在內政和外交兩大層面。
內政上,馬克龍改革的改革核心之一是要試圖解決與勞動力市場相關的問題。馬克龍曾表示,勞動市場運轉失靈、勞動力成本太高、流動性不足,是導致法國經濟疲軟乏力的重要原因。對此,馬克龍的對策是下調對企業利潤的征稅及低收入工人的所得稅;對解雇工人的成本加以限制;向工會施壓,要求其同意在企業層面的彈性勞動條款;盡可能縮小政府的規模等。
與此同時,法國面臨的反恐形勢依然嚴峻。今年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前以及兩輪投票之間都曾發生恐怖襲擊或未遂恐襲事件。為加強反恐力度,馬克龍專門設立了國家反恐中心,負責協調各情報部門的反恐工作,以便更有效地應對恐怖主義威脅。
而在外交上,馬克龍力挺歐盟建設,并強調修復前任奧朗德政府時期有所疏遠的法德關系,以發揮兩國在推動歐盟建設方面的核心作用。馬克龍鮮明的挺歐立場受到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歡迎。
但另一個引起法國各界注意的現象是,與換屆前的國民議會相比,馬克龍陣營中產階層代表的比例被大幅壓縮,而上流階層代表的比例則顯著上升。對此有專家提醒:“馬克龍應設法主動建立社會各階層的共識”。
馬克龍在就職演講中曾提到:“世界和歐洲需要一個富有使命感的、強有力的法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馬克龍正在努力實現競選時的承諾,排除萬難推進改革,法國各界人士也在期待著他為古老的法蘭西帶來全新面貌。
(編輯:李夏、鄭翌驊 資料來源:新華網、環球網、中新網)
?
相關鏈接:
法政壇迎“大考” 馬克龍能否延續“壓倒性勝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