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美德少年”。
海口網6月13日消息(見習記者陳家煜 攝影報道)為引導未成年人向“美德少年”學習,發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典型示范作用。6月13日下午,由海口市文明辦、海口市教育局主辦的2017年海口市“美德少年”事跡宣講報告會,在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隆重舉行。
海口市“雙創”工作指揮部創文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小組副組長吳強、濱海九小校長潘華莉出席此次活動。廖玉婷、黃嬌月、鄧卜瑞三位“美德少年”進行現場宣講,三人分享了自身踐行美德的溫暖故事以及親身感悟,令在場師生為之動容,現場掌聲不斷。
宣講會上掌聲不斷。
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中心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廖玉婷,因為車禍失去雙臂,但她沒有自暴自棄,反而通過鍛煉,學會了用腳寫字、洗衣、騎單車等,并幫助媽媽做家務照顧弟弟。“我向往和別的同學一樣擁有各種才藝,我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感恩挫折讓我學會堅忍,煉就我釋懷生命之起落的本能,每天我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與此同時,她還向在場的同學呼吁,不管身在何處,請學會感恩,自強不息,通往成功的大門就會向我們敞開。
海口市第一職業中學的黃嬌月從小出生在貧困家庭,母親在她六歲那年因一場車禍落下后遺癥,昂貴的治療費用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難以維持生計,為了補貼家用,從高中開始,黃嬌月開始打起了寒暑假工,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任。為了詮釋出一個人的堅強品質,她還引用海明威的詩句:“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她說道,人的一生難免遇到挫折,但只要永不言棄,風雨之后必定是明媚的陽光。
濱海九小少先隊副大隊長鄧卜瑞在其外婆感染下,學會了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多年來一直省下零花錢,資助海口龍泉鎮一位貧困學生。此外,為了盡到自身的責任和義務,鄧卜瑞多次和外婆到萬綠園參加清理垃圾活動。“一定不辜負老師和同學的期望,不辜負‘美德少年’這一稱號。”鄧卜瑞說道。
宣講會的最后,潘華莉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她首先高度贊揚了三位“美德少年”的感人事跡,“從這些‘美德少年’身上,我們看到了文明有禮、品學兼優、助人為樂等優秀品質。”同時,她號召同學們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美德少年”的標準內化為內心深處的道德準則,從一言一行做起,讓美相隨、德相伴,人人爭當“美德少年”。
?
相關鏈接:
弘揚傳統美德 海口秀英區舉辦中小學中華經典誦讀比賽
海口市運管處組織志愿者參加美德村環境衛生清理義務勞動
培樹良好家風爭做廉潔表率 秀英區開展主題宣講
海口瓊山五老宣講團發揮余熱 共筑家庭文明新風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