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點亮山區孩子上學夢 重慶大學生自費設立獎學金
作者 陳植煒
在重慶,有這樣一群大學生,從山區支教返回后,他們不僅在山區小學留下了自己的支教足跡,還為當地的孩子們留下了他們自費設立的“文佼”獎學金。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研究生胡佼松在重慶巫溪縣發起設立“文佼”獎學金,該獎學金是支教志愿者胡佼松等人通過社會募集和個人捐資在巫溪縣勝利鄉中心小學創辦設立的。
志愿者為孩子們捐贈書籍 受訪者供圖獎學金分為三等,一等獎學金300元,二等獎學金200元,三等獎學金100元。“文佼”獎學金每年評選兩次,獎勵各年級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設立該獎學金的目的是鼓勵孩子們刻苦努力讀書,在學校全面發展。
胡佼松發起設立該項獎學金,但提供獎學金資金的學生并不僅僅是他一人。胡佼松表示,設立獎學金的第一筆錢是幾位同學一起通過提供自己的生活費、學業獎學金等方式籌集的。
“設立該獎學金的初衷在于為貧困孩子的求學之路提供一種支持。”胡佼松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學習和讀書的權利和機會,希望用這個獎學金讓他們明白獎勵應該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
法學研究生為孩子們進行法制宣講 受訪者供圖在貧困山區,許多社會組織和機構曾設立助學金和扶貧基金。“我們希望通過設立獎學金的方式讓孩子們明白不能天然地認為因為家庭條件貧困自己就理所應當地接受捐款,相反,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獎勵。”胡佼松說。
除了設立獎學金,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生也通過法制宣講的形式將法學知識和法治理念帶到大山深處。張婷婷和林偶之作為最近一次法制宣講成員也曾跟隨胡佼松來到巫溪進行法制宣講。
“我也來自小縣城,在家鄉可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學,但是看到他們,好像就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張婷婷表示:“法制宣講活動和獎學金或許并不能實質性地改變他們的生活,但是只要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地改變他們的生活和心態,我們就會繼續堅持下去。”
林偶之是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研一的學生,“希望可以通過‘文佼’獎學金讓社會上更多的人關注到山區貧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為他們的未來提供幫助。”林偶之表示,巫溪還存在許多被遺棄的孩子或者留守兒童,希望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志愿者和山區孩子們 受訪者供圖“胡佼松等人在巫溪設立獎學金的做法讓我們所有人感動,我很佩服他們。”巫溪縣城廂小學校長、原勝利鄉中心小學校長王洪春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他們對貧困生關愛有加,因為有他們的存在,這些孩子們也會更加幸福。
?
相關鏈接:
一個西部山區縣的土地流轉探索:農民“年年賺”
讓青春像扁桃花一樣綻放——一名“80后”女大學生的山區創業故事
“再苦也得讓孩子上學”:廖俊波的資助幫她改變命運
貴州農村貧困生上學不用“先交錢再補貼”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