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中貨幣調控如何“不緊不松”
在市場對流動性擔憂的預期下,貨幣政策不僅要解決因關鍵時間節點到來所具有的特定性、集中性問題,還要在“中性”價值取向中完成,體現手段與方式的“不緊不松”,委實不易。合理引導并形成健康的市場預期,既是體現貨幣政策“不緊不松”管控智慧的立足點,又是檢驗“不緊不松”管控效果的標志。這需要更多市場手段與管理智慧,在面對市場積累性、突發性和極端性問題時,以相對穩定的情緒和狀態來適應和應對市場變化。
時近年中,市場開始擔憂流動性。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也正盡全力防止類似于2013年的“錢荒”事件重現。
的確,市場近期發出的某些信號值得警惕: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首次超過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這雖然只是階段性現象,沒必要夸大和渲染,但這至少說明商業銀行資產與負債配置,在局部領域、部分對象和特定階段,出現了不賺錢狀態,并將經受“息差收窄”的持續考驗。三年期國債與五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掛,七年期國債收益率高于十年期,這種債券利率的“短高長低”格局,必然以底部頂托(即期利率走高)方式,趨勢性推高未來市場利率,擠壓和弱化債券尤其是企業債券融資的市場化功能;股市指數呈現板塊型、結構性異常波動,個別領域“妖股”重現,價值分化加劇。無論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其行為選擇與商業銀行年中考評指標完成的關聯度加強,流動性在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騰挪轉移更為頻繁,增大市場不穩定因素。
面對和解決上述過程性、積累性問題,市場“中考”必須同時挑戰和解決因關鍵時間節點到來所具有的特定性、集中性問題,而且貨幣政策還要在“中性”價值取向中完成,體現出手段與方式的“不緊不松”委實不易。
商業銀行圍繞負債(存款)業務的多種形式競爭,將成為年中市場“特定性”和“集中性”問題的主要內容。筆者認為,商業銀行在存款(負債)主導型經營模式下,“優先流動性而放低收益性甚至風險性”的思維慣性與行為選擇,不大可能改變。雖然不可能發生像過去那樣的顯性的“存款大戰”,但以價格轉移為主要特征、合理利用監管規則的負債業務(主要是各類理財業務)爭奪仍然存在,并從形式和內容上表現得更為多樣與復雜。這對貨幣調控“不緊不松”的市場實踐,提出了更為精細化、個性化與分層化的要求。貨幣調控除了力求總量與結構的動態平衡外,還要注意識別和解決因為流動性來源多元化后,市場流動性在不同領域、具體對象上的“形多實少”與“實多形少”現象,以及由此帶來的流動性傳導手段和機制功能變化,提高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及時性。
從靜態上說,流動性管理是市場的支付能力與狀態管理。而從本質上說,流動性管理是以資金資源帶動社會全部資源配置、優化管理,最終實現實體經濟資源利用效能最大化。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金融生態過多強調流動性管理的“靜態”意義,及由“靜態”平衡打破可能產生的支付性風險,而忽視了其“實質”意義,進而出現了流動性管理泛化現象,甚至本末倒置。市場中“錢追錢”和資金“脫實向虛”傾向嚴重,并寄生了眾多金融機構和類金融產品,不僅沒能改善流動性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效率,還惡化了傳導環境,形成虛擬市場價格持續高位對實體經濟融資空間及價格水平的擠壓。這是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重要原因。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一鏈條中的眾多寄生性機構出現風險時,總能在局部領域和有限空間中,完成向市場主流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轉嫁與逃脫,通過持續的結構性扭曲來剛性壓迫市場監管部門的流動性供給,使監管部門實施被動的流動性管理。這是我國金融市場流動性總量越來越大、增長比例高于GDP增長的根本原因。
因此,貨幣調控的“不緊不松”,須從現實與歷史結合、動態與靜態統一、緊迫與重點協同上來推進,真正做到以市場流動性管理為關鍵“點”,以金融有序安全運行為主導“線”,以金融與經濟深入融合為基本“面”,并實現“點”、“線”、“面”的動態協調。
貨幣調控政策“不緊”,就是貨幣政策內容有足夠彈性,使市場對貨幣工具的反應既有分寸又有效率還有秩序,既要考慮不同領域,又要考慮不同對象,還要結合不同業務,更要做到精準基礎上的變化,及變化過程中的分層。注意體現手段多樣性,保障市場流動性“收放”有序,改變“放易收難”的情況;注意體現層次分明,把流動性管理中的結構優化與打通實體經濟通道相結合,區分不同手段對不同金融主體的管理方式,選擇同一手段對金融主體的不同管理力度;注意體現協調的有效性,從不同手段、不同監管內容和不同矛盾化解中增強協調性,使流動性管理的協調,既成為效率提升的手段,又成為減少流動性結構趨勢性扭曲的力量。
貨幣調控政策“不松”,就是貨幣政策實施過程要有足夠“韌性”,使市場對于貨幣工具的反應既能持續又能融合還能規范。在堅持流動性實體經濟化的目標中,注意區分實施過程中的周期性問題、階段性困難和結構性矛盾,保持管控定力,保證流動性管理方向的相對一致性,排除個別事件、偶發因素和假象力量對于目標實現的影響。真正做到原則不放松,對于不同金融機構在市場責任上,實行統一標準;真正做到邊界不放任,尤其對新進入市場的金融機構,不以模糊業務邊界來變相放松流動性標準;真正做到底線不放棄,始終圍繞流動性管控來防控風險,不用冒險來滿足流動性底線,不用“脫實向虛”來假想流動性的底線。
“不緊”是要充分考慮市場在不同時期、不同對象和不同方式下,對“中性”貨幣政策的承受能力和狀態,可釋放出的最大活力?!安凰伞笔且浞挚紤]市場在體現公平基礎上,可能接受貨幣政策規范的空間,以及表現出的持續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市場精神?!安痪o”和“不松”表現的雖然都是市場的狀態和感受,反映的則是市場效率最大化、有效化的內在邏輯。當“不緊”得到有效體現時,“不松”才有空間支撐,當“不松”得到真正落實時,“不緊”才會主導市場預期。
合理引導并形成健康的市場預期,既是體現“不緊不松”管控智慧的立足點,又是檢驗“不緊不松”管控效果的標志線。貨幣政策“不緊不松”,不是“中庸化”,退守并曲從市場傳統與慣性力量的無奈選擇,而是運用更多市場手段與管理智慧,在面對市場積累性、突發性和極端性問題時,以相對穩定的市場情緒和狀態為前提,來適應和應對市場變化。從這一點來說,“不緊不松”要難于或“松”或“緊”的單向選擇。
?。ㄗ髡呦点y監會“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起草專家之一、資深財經評論人)
?
?
?
相關鏈接:
歐洲央行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高清)?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