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西溪濕地聯合西湖區漁政,在濕地內水域投放50萬尾白鰱和花鰱魚苗,利用“小魚治水”,助力“五水共治”。
近年來,杭州市西湖區以“五水共治”為抓手,在西溪濕地綜合治理過程中,堅持生態優先、科學施策、治保并舉,采用引入清水入園等措施全力提升濕地水體感官度,特別是去年,通過西湖區的東穆塢沉沙池建設和濕地水環境保障工作,進一步提升了濕地水質。
自2003年8月實施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以來,西溪濕地通過實施“引水入城、截污納管、清淤疏浚、生物治理”等措施,極大地改善了西溪水質。從去年開始,流出濕地的水質都能達到Ⅱ類標準,水體感觀度良好,惠及杭城特別是“運西片”的大部分河流。今年西溪濕地已完成3萬余方的清淤工作,主要位于深潭口、秋雪庵等區域。
通過自然力量修復生態是一種最高效和安全的方式。西溪濕地水系縱橫交錯、池塘鱗次櫛比,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68%,公園通過在主航道以及與河道連通的水域,種植蘆葦、茭白等典型濕地植物,并科學配比和放養魚類、兩棲類,恢復和重建西溪濕地歷史上最佳的濕地生態系統,強化水體凈化能力,實施生態治理。(浙江在線記者鄭維正通訊員 戴小麗)
?
?
相關鏈接:
保護羊山濕地 建設生態海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