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記者高亢)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分享經濟在我國蓬勃發展,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之一。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了促進分享經濟健康發展四大舉措,進一步推動創業創新便利群眾生產生活。
當前,“分享經濟”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我國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通信、網絡基礎日益提升,促進了各類互聯網應用在我國快速生根發芽,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應運而生。在分享經濟領域,中國走在了世界前列。
會議指出,適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分享經濟,依托互聯網平臺對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化解過剩產能,培育壯大新動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向更廣范圍和更高層次,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更經濟、更多樣、更便捷的服務。
但也應看到,快速發展的分享經濟,在現實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共享單車行業,一方面,快速增長的共享單車新業態化解了大量過剩產能,讓自行車企業這個“幾近衰落”的行業重新煥發生機;另一方面,有些地區出現了故意損壞或亂停亂放等問題。而在網約車行業,幾年來曾多次引發監管和社會爭議,對于網約車現象“管”還是“不管”,“該怎么管?”成為關注焦點。
面對共享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四大部署:
一要合理界定不同行業領域分享經濟業態屬性,堅持市場導向,加強分類指導,鼓勵有條件的行業、地區和各類市場主體大膽探索,發展分享經濟。
二要清理和調整不適應分享經濟發展的行政許可、商事登記等事項及相關制度,避免用舊辦法管制新業態。研究完善適應分享經濟特點的稅收、社保等支持政策,對依托分享平臺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人員按規定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加大對分享經濟產品和服務的政府采購力度。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及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人才、設備等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為分享經濟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三要按照“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審慎出臺新的準入和監管政策。破除行業和地域壁壘,強化分享經濟領域平臺企業壟斷行為監管和防范。
四要落實各方責任,促進分享經濟規范有序、持續健康發展,鼓勵公平競爭。通過出臺行業服務標準、自律公約等,建立政府、企業、消費者等社會共治機制。探索設立消費者投訴維權第三方平臺,依法嚴厲打擊泄露和濫用個人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
誠然,分享經濟作為一個在很多方面“未知大于已知”的新業態,不應用以往的老眼光去審視和監管,而應該用“包容”的心態去理解,經過深入調研后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監管,才能促進分享經濟健康發展,成為“雙創”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嶄新動能。
?
?
相關鏈接:
海口靈山鎮一化工廠原料倉庫發生火災 無人員傷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