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通過微信視頻與律師交流。(瓊山法院供圖)
海口網7月6日消息(通訊員倪志揚 尚善利 見習記者潘睿)7月6日,瓊山法院使用“互聯網+庭審”模式,通過微信視頻軟件平臺開庭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據悉,這是瓊山法院第一次使用微信聊天工具庭審。
據了解,2008年黃某花通過王某弟承租大坡鎮某村民小組的17畝土地用于選礦。2012年黃某花將該地的承租權及地上建筑物和設備轉讓給呂某,2014年,呂某與何某及海南某公司簽訂協議,將海口某村17畝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使用權轉讓給何某。然而,何某因特殊原因無法使用該土地,合同目的無法實現,何某及海南某公司遂將呂某起訴至瓊山法院,稱呂某所轉讓地標的物權屬不明,要求法院判定所簽協議無效。呂某所轉讓的土地經過了多次流轉,黃某花是各個流轉環節的中間環節,因身在上海不方便參加庭審,為便利當事人訴訟,瓊山法院積極貫徹“互聯網+訴訟服務”的理念,采用微信視頻遠程庭審模式審理本案。
當事人在視頻里回答法官的問話。(瓊山法院供圖)
在庭審過程中,瓊山法院針對新媒體特點,采取嚴格措施,有效解決身份核實、舉證質證和筆錄簽閱等難題,確保庭審程序規范、依法進行。庭審開始后,承辦法官首先對第三人黃某花的身份與其終端設備的一致性進行核實確認,隨后,庭審各方以網絡和微信系統為平臺參與到庭審當中,各方聲音及影像清晰準確流暢。庭審結束后,書記員將筆錄電子版通過微信發送至黃某花處進行閱讀確認,整個庭審過程進展順利。
瓊山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微信視頻庭審能夠實現未能到庭當事人和法官之間的零距離溝通,是一條司法便民利民的有效途徑。瓊山法院將以此次“互聯網+ ”模式庭審為契機,充分運用信息科技手段,著力推進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和“智慧法院”建設,促進法院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
?
相關鏈接:
全省法院系統唯一! 海口中院刑一庭獲評先進集體
全國法院共限制728萬人次購買機票
海南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改革工作成效顯著 “以罰代刑”減少
海南一環保糾紛案入選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受理到結案僅用一天 海口美蘭法院調解民工討薪糾紛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