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已經成為一種溝通交流的方式。但是在發布消息的同時也不能口無遮攔。朋友圈也是公共場合,也要守法知禮。
近日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就調解了一起因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不當言論而侵犯他人名譽權的案件。
今年3月份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案件,起因是孫某與張某在工作中因一批貨物受損而產生矛盾,隨后張某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辱罵孫某,并附上了孫某的個人信息。事情發生后,孫某認為張某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隨后,孫某將張某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侵權,當面向自己賠禮道歉,恢復名譽,并做出賠償。
經過法院調解,被告張某刪除其朋友圈的不當言論,并連續3天在朋友圈中向原告孫某道歉,同時賠償經濟損失1500元。法官提醒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既要提倡自由,但更要遵守法律。在微信朋友圈這個有限私密空間發言,要與在現實中說話一樣慎重。在虛擬空間內發布言論,雖然有“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暢快淋漓,但在享受自由發表言論權利的同時,也要守規矩,履行相應的法律義務。(央視記者張明)
?
相關鏈接:
河北秦皇島“創城神曲”火遍朋友圈 獲海外友人點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