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國資委幫扶貧困村
一戶一策精準發力 造血扶貧狠抓產業
“我現在心里踏實多了,家里該有的都有了,孩子也就業了,我現在就想把羊養好,把種下的檳榔管好,過幾年兒子娶上媳婦了,好日子就過踏實了。”7月13日上午,貧困戶吳鐘師放羊回到家,看到市國資委的工作人員來訪時,信心滿滿地說。
脫貧路上處處有幫助
吳鐘師是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村民,由于他和妻子身體都不好,只好在村里種蔬菜,收入微薄,兒子讀書又花錢,日子過得很緊。去年,在永興鎮政府和市國資委的幫扶下,日子逐漸得到好轉。
對吳鐘師一家來說,去年生活有了極大變化。在永興鎮政府補貼3萬多元的幫扶下,建起了新房和羊舍。更可喜的是,兒子一畢業就被國資委推薦到市菜籃子集團食堂工作。“今年市國資委給村里12戶貧困戶贈送電視機,我也領到一臺。”吳鐘師笑著說。
在吳鐘師脫貧路上,市國資委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吳鐘師說,今年初,市國資委主任陳朝芳聽說他腿腳不便,就給他送來一輛電動三輪車。“有了這個車子,以后拉樹葉和農產品都不愁了。”吳鐘師感激地說。
不單是吳鐘師,同村的黎玉花也感同身受,她愛人去世早,獨自帶著兒子生活,在市國資國企的幫助下,她堅定了貧困信心。“去年底我的雞賣不出去,菜籃子的員工全部買了。”黎玉花很感激。
確實如此,黎玉花養豬飼料用完了,國資委及菜籃子集團給她送去了20包,還幫她聯系客戶收購,今年又給她送來了5只母羊,幫她發展養羊產業。黎玉花已經許下諾言,一定堅持把羊養好,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
在羅經村,還有很多貧困戶的孩子紛紛受到國資委和國有企業的幫助。
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發展是今年國資委幫扶工作的重點,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和駐村第一書記鼓勵貧困戶們通過組建合作社組織發展規模化農業產業,并通過帶隊外出參觀學習了解技術、管理及市場。鄭仁敦等6戶貧困戶組建了“羅經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黑山羊養殖。現在羊舍已經蓋得差不多了,建設的資金不夠,市國資委資助5萬元。合作社社員黃振步激動地說,他們對養羊合作社的前景充滿信心,很快就要陸續采購母羊回來了,從小到大慢慢發展,目標是達到800只的養殖規模,年產值達到300萬元以上。
今年來,市國資委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根據不同家庭的情況精準施策,通過轉移就業、扶持教育、農業產業化發展,支持羅經村的貧困戶樹立信心、開闊視野,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支持孩子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小康的路上他們信心十足。
市國資系統共擔負著全市362戶1606人的精準扶貧任務,占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9%,已投入自有資金234.3萬元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各類實際問題,在國有企業轉移就業27人,198戶已實現脫貧……這些數字背后凝聚著市屬國企的社會責任擔當。
記者陳敬儒 通訊員梁昌偉
(海口網7月15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探索扶貧新模式 貧困戶當股東獲固定收益
海口瓊山大坡鎮"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扶貧模式全覆蓋
國務院扶貧辦:首投6000萬 2020年為1000萬貧困家庭免費投大病醫保
創新扶貧模式 海口多措并舉決戰脫貧攻堅
海口新扶貧模式:門口就業有工資 年底還能拿分紅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