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興鎮找準水果產業作為精準扶貧“支點”
種上脫貧果樹 生活更有奔頭
海口精準扶貧進行時
近日,記者走進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儒張村等村莊,只見果樹成林,黃皮飄香。黃皮果園里,金燦燦的黃皮時下已掛滿枝頭,碩果累累。永興鎮這個遠離繁華都市的美麗小鎮,因為黃皮和荔枝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的可口水果,而成為享譽全島的“水果之鄉”。不種甘蔗種果樹,從過去的甘蔗地、荒地到現在滿目的果樹,短短一兩年時間,秀英區永興鎮通過調整貧困戶的產業結構來精準扶貧,找到了一條可持續的脫貧之路。
記者?史發梅
水果產業成了脫貧“支點”
永興鎮雖然山清林秀,景色優美,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村莊的村民一年辛苦到頭,人均年收入不高。如何“潤物細無聲”地改變貧困村、貧困戶的貧困面貌,一直是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因地處羊山腹地的火山區域,土壤多屬火山口噴出巖風化而成的黑土壤及部分紅土,土地肥沃,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好的土地資源。因此,當地政府發現,幫助貧困戶大力發展果樹種植業,條件允許的家庭還可以發展采摘樂、農家樂,是一個很好的脫貧抓手。
找準杠桿的支點,就能撬動“千斤”。永興,便是找準了水果產業這個脫貧的“支點”,正在筑就羊山地區農民脫貧致富拔窮根的小康路。羅經村的周利明就是一位正在大步邁向脫貧路的貧困戶。
走進羅經村,常常可以見到荔枝、菠蘿蜜、黃皮等果樹組成的果樹園;家家戶戶的庭前窗后,生長著枝葉挺拔的椰子樹和檳榔樹。周利明也打起了營造自家果園、邁向脫貧路的算盤。因此,當政府工作人員咨詢他的幫扶意愿時,周利明選擇了100棵荔枝和100棵黃皮。“再過幾年,我家就有自家的果園了!”他笑著說。
在整個永興鎮,像周利明一樣選擇種植果樹的貧困戶越來越多。數據顯示,永興鎮共122戶貧困戶,其中74戶獲得了政府的果苗扶持;其中既有種植單一品種的貧困戶,也有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果樹的貧困戶,還有不少先觀望后跟進的貧困戶。種植的果苗包括荔枝、黃皮、石榴、檳榔、綠橙等。
果園豐收鼓了村民腰包
每到周末,不少市民和游客選擇到永興鎮儒張村采摘黃皮,今年收成不錯的黃皮也讓村民的腰包逐漸鼓起來。
貧困戶黃蛟笑稱,“雖然我家的荔枝、黃皮還沒有結果,但是看到村里人的水果有好收成,我也看到了自家的希望。”
黃蛟一家4口人,兩個小孩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家里有耕地、林地12畝,可是因為缺資金,31歲的他,卻不得不常常出去打零工維持家用。
“是政府的精準扶貧幫了我們家。”黃蛟掰著手指說,政府給他家扶持了母羊3只、雞苗200只;還分兩次給了他家教育扶持3700元;扶持他上了挖掘機和汽車的駕駛培訓班;扶持了荔枝種苗320株和黃皮種苗40株。“不僅如此,為了讓我們家的果園不缺水,政府還專門扶持了我們家水管25支和一批配件。”
政府的扶持給了黃蛟莫大的干勁。他以前沒有種過荔枝,連瓜菜都沒有種過,這次抓住機會,咬緊牙關一次就種了5畝荔枝。政府經常請老師給村里的貧困戶培訓果樹種植和禽畜養殖技能。看著果園里的果樹即將迎來豐收,黃蛟笑著說。“非常感謝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們家以后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
?
相關鏈接:
三亞“水果島”近萬份當季熱帶水果再次內地飄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