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5年 走基層看變化
陵水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改變了光坡鎮“垃圾王”萬德存的家——
“垃圾場”變身公共休憩小院
如今的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老歐坡村,村道整潔,文化氛圍濃厚。記者武威通訊員 陳思國 攝
-記者林曉君 通訊員陳思國
從原來人人不愿靠近的“垃圾場”,到如今村里的公共休憩小院。這是日前發生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老歐坡村村民萬德存家的變化。
“德存,我們來嘍。”最近,萬德存家的小庭院受到了當地村民的歡迎。每當茶余飯后,村民都喜歡聚在這里,納涼、聊天,十分熱鬧。小庭院由紅磚鋪成,整潔舒適。
“干凈,自己住得舒服,鄰居過來坐也舒服。”萬德存告訴記者,以前他家可不是這樣的。
71歲的萬德存是村里的五保戶,至今沒有成家。過去,他喜歡將廢棄的木材、紙盒、瓶瓶罐罐等收集回家賣錢,這使得他生活在垃圾的包圍之中。村民經過他家時,總是掩鼻疾走,沒人愿意到這位“垃圾王”的家,原本孤獨的萬德存更加孤獨了。
變化,要從陵水開展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說起。
村干部萬廷昌回憶說,以前萬德存家門前的小庭院里雜草叢生,加上長年堆積的雜物,甚至引來了蛇。鄰居、村干部頻頻登門勸說,可固執的萬德存卻聽不進去,“最后是在多位村民的多次耐心勸說下,他才同意把廢品清理了。”萬廷昌說。
“能賣的和不能賣的要丟進不同的垃圾箱中。”村民黃慶連耐心地將掌握的垃圾分類法教給萬德存。“除了收拾干凈自家庭院,門前也要清掃一下。檳榔汁吐進袋子中,臟水千萬不能直接倒在地上。”村民陳愛華也當起了萬德存的“老師”。
“在發動村民互相影響、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的同時,我們還以‘綠色星期三’為契機,組織黨員干部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光坡鎮鎮委委員董書劍說。
被村民說服的萬德存將自家堆積的垃圾清理出來后,又面臨了新的困惑:“不能回收的垃圾,要丟去哪?”
“村民把不能回收的垃圾倒進車斗里,我們再把它運到村里固定的垃圾收集點。”保潔員梁月明告訴記者,垃圾送達固定垃圾收集點后,大型環衛車會將所有垃圾裝運上車,運往鎮上的中轉站進行壓縮處理。
“垃圾王”家的變化,得益于陵水建立了“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四級保潔機制。在陵水,農村也建立了村級保潔員機制,村莊清掃保潔也實現了常態化、制度化。目前,全縣鎮區配置保潔員987人,村級保潔員1613人。
在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中,陵水成立督查組,層層壓實責任;在各個鄉鎮中,各村黨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村委會主任是直接責任人,農戶是具體責任人。
看到鄰居黃慶連家門口掛著“衛生文明戶”牌子,萬德存很羨慕。這是該縣以創評活動提高群眾參與度,鼓勵群眾發揮主動性的一種方式。“每月都會在各村評出‘衛生文明戶’,同時對衛生保潔落實較差的農戶實行張榜公布。”陵水縣副縣長陳春梅說,陵水的村民衛生觀念大幅提升,鄉鎮村容村貌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現在好!現在好!”看著眼前整潔的庭院,曾經的“垃圾王”萬德存對整治工作豎起了大拇指。
(海南日報椰林7月25日電)
?
相關鏈接:
中國陵水國際潛水節開幕 海洋休閑體育游市場前景誘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