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規院專家把脈海口交通
新建道路要警惕形成新堵點
每到上下班,在龍昆路和國興大道等交通干道,不時可見排成長隊的車流。交通擁堵已成為當前海口面臨的亟需破解的“城市病”,如何破堵?28日,在2017年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海口專場論壇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專家專題解讀了海口系統交通優化方案,為系統治堵,打造暢通的交通出行體驗建言獻策。
先摸底?全面把脈海口交通
“交通優化是海口目前正在實施的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一環。”當日,在以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大會海口分論壇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分院交通工程設計研究所所長周樂介紹,在海口,生態、景觀、交通、棚改、文化等多個專業協同,為交通綜合提升提供了便利條件。工作重點很明確:民生導向,解決現實最迫切的問題,提質升級。
海口交通現狀如何?周樂表示,中規院專家團隊經過多次深入摸底發現,海口主城區道路供給幾近飽和:快速路不成網、骨干道路缺失,交通流集中在少數干道、關鍵節點擁堵嚴重。同時,近些年來,海口機動車數量大幅增加,而新建道路面積增長有限。
交通發展模式滯后是另一個讓海口擁堵的重要原因。專家調查發現,在市民出行方式選擇上,公共交通增長乏力,僅占9.6%,電動自行車成為居民出行主力,占比可達35%,而小汽車僅占22%。電動自行車成為公共交通最大的競爭者,主城區每戶擁有超過一輛電動車。
周樂提醒,在政府對城市交通不進行有效管制和控制的情況下,新建的道路設施會誘發新的交通量,引發新的擁堵,交通需求總是傾向于超過交通供給。他舉例,隨著海秀快速路的通車,國興大道成為新堵點,即使雙向14車道也無法滿足機動車通行需求。
再施策?“四個結合”系統治堵
在經過全面的摸底和充分分析后,中規院專家團隊提出,可以按照“四個結合”的實踐手段,系統優化交通。
首先,在時間維度上,要做到遠近結合,以現狀更新和規劃整合,推動交通發展模式轉型。對于海口來說,要進行骨干路網調整。在近期,要通過節點組織優化、交叉口擴容、交通微循環、斷頭路打通等緩解擁堵,同時要對海口東站片區、三角池片區、海甸溪兩岸、美舍河兩岸等重點片區進行綜合改造,還要結合棚戶區改造、城市風貌更新等控制要求做好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預留。
“以遠景優化路網為基礎,反饋近期交通工程。”周樂說,以興丹路口改造為例,既要拆除中央隔離帶及兩側綠化帶,拓寬交叉口增加機動車通行能力,也需要結合遠期美苑路文壇路貫通,優先打通文壇路解決片區對外交通,興丹路僅增設紅綠燈滿足左轉需求。
其次,在空間維度上,要做到點面結合,節點的擁堵應當從面域道路網絡分流入手。周樂介紹,對于治理國興大道擁堵,應該打通省府北路、大英五街,與外圍干路銜接,作為國興大道南北側對外分流通道,構建片區對外多通道格局分擔交通壓力。
此外,周樂從快慢結合的角度以及動靜結合的設施維度,著重介紹了博愛南路、東路改造,三角池交叉口等交通優化方案。
記者曹馬志
(海口網7月29日訊)
?
?
相關鏈接:
遠近結合,系統破解城市擁堵 中規院專家支招海口治“堵”
中規院專家王晨:實施海綿化改造 推進海口城市更新
中規院專家解讀《海口市城市更新行動綱要》
中規院專家"把脈"對癥下藥 海口要全面優化交通啦!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