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喜歡男孩結果生了女孩,于是把孩子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女孩子被打扮成假小子,家長樂此不疲時,結果不知不覺中,孩子的性格竟受到了影響。看到13歲的女兒在網上選了“帥T”、“撩妹”內衣時,市民張女士被嚇壞了,背著女兒偷偷哭了好幾天。張女士擔心女兒有同性戀傾向,后悔自己直到現在還把女兒當成男孩養。
媽媽把女兒養成假小子
2005年冬,大慶讓胡路區的張女士生了女兒瞳瞳(化名),張女士感到遺憾,她一直盼望著能生個兒子,最終卻還是生了個女兒。
張女士稱,她從小就性格軟弱,沒少被同齡孩子欺負,她覺得男孩子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于是,張女士自打懷孕后就一直盼望生個兒子,就因為生了個女兒,她還差點得了產后抑郁癥。女兒出生后,她也像所有媽媽那樣疼愛照顧,只是很多時間都更愿意把女兒看成是男孩。
張女士告訴記者,瞳瞳從小到大幾乎沒留過長發,除了因為更方便打理,也是因為她覺得女兒留短發更帥。瞳瞳穿的衣服,也一直是偏中性化甚至男性化的,張女士稱,她幾乎不給女兒買公主裙或顏色粉嫩的服裝。小時候,瞳瞳經常被誤認是男孩,而她也一直是媽媽口中的“大兒子”。
孩子長大開始排斥女裝
張女士稱,瞳瞳小時候是她幫忙選擇衣服,稍大一點后,帶她去逛商場買衣服時,她也總是會選擇比較中性的服裝。偶爾,張女士也會幫著挑選一兩件裙裝,但沒看到女兒穿過。張女士說,小學三年級后,她多次勸女兒把頭發留起來,她也覺得瞳瞳不應該再像個男孩子了。但張女士卻發現,女兒瞳瞳對于留長發穿裙裝很不喜歡,為此母女二人還有過爭論。
為了不過多影響孩子的情緒,張女士決定這些看起來并不重要的穿衣打扮就讓孩子自己決定。張女士甚至覺得,瞳瞳硬朗的男孩子性格也沒什么不好,至少不像有些女孩那樣柔弱和矯情。有時,看到差不多大的女孩開始把心思用在裝扮上,張女士還慶幸瞳瞳的表現,以為這樣孩子就可以把精力全部用在學習上。
女兒查看“撩妹”內衣
2016年秋季,瞳瞳升入初中,也開始喜歡打扮起來,但卻是打扮得更帥氣。由于瞳瞳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所以并沒有引起張女士和愛人過多注意。
今年暑假開始后,瞳瞳大多數時間會在家里看書或寫作業,偶爾上網和同學相約出去玩。7月22日下午,瞳瞳被同學約出去玩,而此前她玩著的電腦沒來得及關。張女士打算關電腦時,偶然間看到瞳瞳在網上關注的一款抹胸內衣,而商品介紹上的“帥T”、“撩妹”字樣。開始,張女士還不知道“帥T”是什么意思,在網上一查嚇了一跳,原來T是指女同性戀中,外形帥氣的一方。
女兒的情況令家長發蒙
張女士稱,瞳瞳的身體已開始發育,此前也經常穿抹胸衣,盡可能掩飾已發育的胸部,張女士以為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害羞是很正常的。但看到瞳瞳在網上關注的內衣后,再聯想到孩子一些異常舉止,張女士意識到女兒似乎有同性戀傾向。這一發現讓她和愛人不知如何是好,她甚至背著女兒偷偷哭了幾天,并開始后悔從小把女兒當成男孩養。
專家稱干預不宜過激
記者就張女士遇到的問題咨詢了市心理調適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主任任凱。
對于青少年同性戀問題,任凱主任稱他平均每個月都要接診三四例。任凱稱,孩子進入青春期,自我認同、性別認同都很重要。同性之間彼此依戀很常見,也很自然,是形成自我認同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瞳瞳的情況看,張女士對女兒自小的性別引導有問題,造成孩子長大后氣質類型與自身性別不符,甚至是戀愛取向受到影響。
但任凱主任表示,雖然性取向也涉及成長經歷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但多為天然形成。心理治療的目的,并不是改變性取向,而是促進自我接納和社會適應。家長的耐心和接納、尊重和理解,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家長不必急于給孩子貼什么標簽,應在保證孩子情緒穩定健康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將其注意力引導到學習或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去,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反思。孩子在慎重思考后,會對自己的戀愛取向重新定位。(生麗麗)
?
相關鏈接:
海口家長們注意!7月29日開始網上登記申請中小學學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