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西鄉村“稻花魚”翻身:搭上電商車“游”出致富錢
記者 蘇路程
入伏以來,持續多日的高溫炙烤著贛鄱大地。臨近中午,大秀村村民謝邦輝戴著草帽,去稻田巡查。“天氣太熱,田里養了魚必須保持足夠的水量。”
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高田鎮大秀村,因四面山峰秀麗而得名。因海拔高,山高水冷,歷來有稻田養魚的傳統。
稻花魚喜食與水稻爭肥的浮游生物、侵襲水稻的害蟲,尤其是水稻落下的稻花,稻花魚因而得名。
養魚能手謝梅開今年養了五畝稻花魚。魚和水稻共生,魚的糞便成為稻田的肥料,而魚對于無農藥生存環境的要求,則給水稻的綠色品質背書,提升其價值。
平時,他既不往稻田施農藥、化肥,也不放魚飼料,任魚在稻田里自然生長。謝梅開稱,“在這種環境下,稻花魚個頭勻稱、肉質鮮美,魚鱗都能吃,稻米純天然、綠色有機。”
高田鎮黨委書記黎志偉表示,近些年,受綠色風潮、健康生活趨勢等各種影響,稻花魚、大米這種農村綠色、有機的土特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看到綠色產品的商機,高田鎮鎮政府成立了農業合作社,注冊了品牌標識,組建電商中心拓展銷售渠道,通過微信、村郵樂購、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將稻花魚、大米等銷往全國各地。
電商中心負責人溫達榮告訴記者,稻花魚是新產品,評價很高,銷量很好,“前幾天新上的魚干,現在都賣完了。”
在當地經營飯店的熊金重租了幾畝地養稻花魚,稻谷和魚都是供自己飯店。他稱,不少外地游客成了稻花魚的回頭客,“他們微信跟我說要魚干,我到農民那兒收,然后給客人發貨。”
搭上“電商車”,稻花魚和稻米成為餐桌上的香餑餑,價格也水漲船高。溫達榮說,稻花魚每斤30元,魚干180元每斤;一般加工的水稻收購價每斤6元,精加工的20元。
黎志偉算了一筆經濟賬,養稻花魚,每畝能產50斤鮮魚,500至550斤有機大米,一畝田至少有4500元收入。不養稻花魚,一畝田產900斤稻谷,按市場價一百斤稻谷130元,那才1170元。
“前些年,養稻花魚不僅要農民自產自銷,還會讓水稻減產,不少農民都不養了。”黎志偉表示,有些人用上了微信,在微信朋友圈賣稻花魚,價錢也挺高的。“農民得到實利,好多人又重新養稻花魚了。”
目前,大秀村周邊的6個高山村越來越多人養稻花魚,年產近5000斤魚干。溫達榮稱,“村里有些人腌制稻花魚,接下來要賣稻花魚罐頭”。
除了稻花魚,高田鎮還因地制宜發展七葉一枝花中藥材、檳榔芋、黃羊、石蛙等特色產業。(完)
?
相關鏈接:
小金:下足“繡花”功夫 產業扶貧鋪就致富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